一种光通信模块及其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6154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4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通信模块及其外壳结构,通过在屏蔽板上设有非对称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可对光发射组件与光接收组件进行精准安装和电磁隔离。由于锁紧组件起锁紧作用,有效防止了屏蔽板的松动,增强了光通信模块在多次插拔后的稳定性,提升了光通信模块的抗震性能,避免了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因高频插拔而发生位置偏移。通过屏蔽板、通信底座以及钣金笼同步接地,形成内外电磁屏蔽结构,提高了光通信模块的电磁兼容性,增强了光电信号的传输质量,提高了光通信模块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特别适用于高频、高速的光通信应用场景。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光通信模块中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的安装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光通信模块及其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1、光通信模块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的设备,也称为光模块。光通信模块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网络中,如光纤通信、无线回传网络、数据中心等。在光纤通信中,光模块是实现高速、远距离传输的关键设备。无线回传网络中,光模块可用于基站间的信号传输,提高网络性能。

2、现有技术中,光通信模块包括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嵌设安装在光通信模块壳体内。然而,光通信模块大多为卡接式可拆卸结构,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的安装稳定性较差,光通信模块在多次插拔后,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在光通信模块壳体内的位置容易产生偏移,进而影响光通信模块正常的光电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通信模块及其外壳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通信模块中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的安装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通信模块的外壳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通信模块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钣金笼(10)以及安装于所述钣金笼(10)内的通信底座(20),所述通信底座(20)上安装有用于对光发射组件(200)和光接收组件(300)进行电磁隔离的屏蔽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模块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3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锁紧孔(313),所述钣金笼(10)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锁紧孔(313)对应的第二锁紧孔(11);所述锁紧组件(40)包括嵌设于所述第一锁紧孔(313)内的锁紧压簧(41),所述锁紧压簧(41)与所述钣金笼(10)之间连接有锁紧件(42),所述锁紧件(42)远离所述第一锁紧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通信模块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钣金笼(10)以及安装于所述钣金笼(10)内的通信底座(20),所述通信底座(20)上安装有用于对光发射组件(200)和光接收组件(300)进行电磁隔离的屏蔽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模块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3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锁紧孔(313),所述钣金笼(10)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锁紧孔(313)对应的第二锁紧孔(11);所述锁紧组件(40)包括嵌设于所述第一锁紧孔(313)内的锁紧压簧(41),所述锁紧压簧(41)与所述钣金笼(10)之间连接有锁紧件(42),所述锁紧件(42)远离所述第一锁紧孔(31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锁紧孔(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通信模块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42)包括为一体成型结构的第一锁紧部(421)、第二锁紧部(422)以及第三锁紧部(423),所述第一锁紧部(421)呈圆柱形设置,所述第二锁紧部(422)呈圆台形设置,所述第三锁紧部(423)呈球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通信模块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孔(313)为圆孔,所述第一锁紧孔(31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锁紧部(42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通信模块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笼(10)的内壁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三锁紧部(423)解锁滑出的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槽壁呈弧面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彬陈振中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铜仁旭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