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电机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塔架高度越来越高,成为近年来风电行业一大发展趋势,塔筒内电气设备及附件的数量和种类也随着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加不断增多,塔底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需求日益突出。
2、传统柔塔底部直径小,多采用全钢整平台作为防护平台。随着塔架高度变大和钢混组合塔架技术的普及,风电机组塔架底部的直径不断变大,全钢整平台重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明显,后期维护难以更换。
3、防坠网也是常用的防坠物方案,但是其无法挡住小体积杂物,在风电塔筒内无法对底部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以减少防护装置的重量、降低成本,并可阻挡、收集小体积杂物。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用于风电机组塔筒内的防护,包括伞状结构,所述伞状结构包括基座、呈辐射状铰接于所述基座上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用于风电机组塔筒内的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状结构(1),所述伞状结构(1)包括基座(11)、呈辐射状铰接于所述基座(11)上的多个伞骨连杆(12)、以及伞面(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梁(7),所述固定梁(7)的两端适于与塔筒的内侧壁相连,所述固定梁(7)上设有基座提升装置,所述基座提升装置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滚筒(22)以及基座拉索(A);所述第一电机(21)可驱动所述第一滚筒(22)转动,所述基座拉索(A)的一端与所述基座(11)顶部的基座吊耳(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用于风电机组塔筒内的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状结构(1),所述伞状结构(1)包括基座(11)、呈辐射状铰接于所述基座(11)上的多个伞骨连杆(12)、以及伞面(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梁(7),所述固定梁(7)的两端适于与塔筒的内侧壁相连,所述固定梁(7)上设有基座提升装置,所述基座提升装置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滚筒(22)以及基座拉索(a);所述第一电机(21)可驱动所述第一滚筒(22)转动,所述基座拉索(a)的一端与所述基座(11)顶部的基座吊耳(111)相连,另一端放卷缠绕在所述第一滚筒(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7)上还设有连杆提升装置,所述连杆提升装置包括第二电机(31)、第二滚筒(32)以及多根连杆拉索(c);多根所述连杆拉索(c)与多个所述伞骨连杆(12)一一位置对应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1)可驱动所述第二滚筒(32)转动,所述连杆拉索的一端与所述伞骨连杆(12)上的连杆吊耳(121)相连,另一端放卷缠绕在所述第二滚筒(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架(5)、第三电机(41)、齿条(71)、以及齿轮(61);所述移动架(5)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以及第三支架(53);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51)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口(511),所述基座拉索(a)从所述第一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杰,袁中帅,朱康富,方晓伟,沈宏庄,王远奇,汤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东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