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恢复,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生态植被毯及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产生了大量的边坡。这些边坡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还造成了水土流失以及大量次生裸地的产生。因此,边坡的生态修复成为了当前环境领域的重要问题。传统的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其应用效果也不尽人意。开发一种成本更加低廉、生态效果更加显著的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导致污泥和煤矸石等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急剧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将活性污泥和煤矸石资源化、合理化地应用于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固体废弃物和污泥的处置难题,还能为边坡生态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稳定化污泥中微生物对边坡生态修复的方法,利用稳定化污泥中微生物的特殊作用与植物涵养水源的功能相结合,通过物理-生物复合方法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生态植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植被毯的结构自上而下为结构层、植被层、营养层、保护层、结构层;所述生态植被毯是由废弃麻袋纤维丝编织而成的结构层、含有秸秆、肥料及草籽的植被层、稳定化污泥铺设形成的营养层、由粉碎的玉米秸秆、麦秸和煤矸石铺设而成的保护层通过缝纫固定铺设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生态植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的厚度为0.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生态植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的厚度为0.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生态植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植被毯的结构自上而下为结构层、植被层、营养层、保护层、结构层;所述生态植被毯是由废弃麻袋纤维丝编织而成的结构层、含有秸秆、肥料及草籽的植被层、稳定化污泥铺设形成的营养层、由粉碎的玉米秸秆、麦秸和煤矸石铺设而成的保护层通过缝纫固定铺设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生态植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的厚度为0.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生态植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的厚度为0.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生态植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层的厚度为1~1.5cm。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熙昊,谢晨宇,程心铭,杨路,栾竣博,陈怡妃,胡钰惠潼,段雅淇,费思凯,宋日森,马明耀,包红旭,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