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吸收塔废气净化排放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5990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0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吸收塔废气净化排放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处理罐,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处理罐内部上下分别设有两个隔板,隔板上设有多个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周侧设有环板,环板上设有压板,两个隔板之间设有分层板将处理罐分隔为两个工作腔;处理罐上设有排放切换机构,排放切换机构连接压板,压板能够在排放切换机构的带动下转动;处理罐内部两个隔板之间设有滤尘组件,滤尘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腔中与多个气体通道连通;处理罐上还设有收集组件和反吹组件,收集组件和反吹组件均与滤尘组件所在的两个工作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区域同步运行机制、密封切换机构、深度反吹清洁系统及多级净化模块,显著提升了废气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氨吸收塔废气净化排放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己内酰胺车间废液浓缩装置在运行中检测发现,氨吸收塔放空、工艺凝液储罐放空voc超标,装置周围异味明显。进一步检测发现,在氨吸收塔废气处理过程中,由于现有氨吸收塔废气处理装置多采用布袋除尘技术,但是废气处理效果不佳,处理后的废气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氨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粉尘颗粒物,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氨吸收塔废气处理过程中,布袋易堵塞,长时间运行后粉尘堆积导致压降升高,导致废气净化效果降低,而为了提高净化效果需频繁停机清理布袋,影响连续生产,无法实现进行废气过滤的同时,对布袋同步进行反吹清洁,废气净化效率低。

2、并且,当前氨吸收塔废气处理装置还存在对废气颗粒收集效率低的问题,传统氨吸收塔废气处理装置对于废气颗粒主要依赖重力沉降进行收集,细小颗粒易逃逸,粉尘收集不彻底,需要人工清理且频率高,影响净化效率。

3、另外,当前氨吸收塔废气处理装置只能处理单一污染物,如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废气需额外进行分步处理,系统复杂且成本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吸收塔废气净化排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内部上下分别设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周侧设有环板,所述环板上设有压板,所述两个隔板之间设有分层板将处理罐分隔为两个工作腔;所述处理罐上设有排放切换机构,所述排放切换机构连接压板,所述压板能够在排放切换机构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处理罐内部两个隔板之间设有滤尘组件,所述滤尘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腔中与多个气体通道连通;所述处理罐上还设有收集组件和反吹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和反吹组件均与滤尘组件所在的两个工作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吸收塔废气净化排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吸收塔废气净化排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内部上下分别设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周侧设有环板,所述环板上设有压板,所述两个隔板之间设有分层板将处理罐分隔为两个工作腔;所述处理罐上设有排放切换机构,所述排放切换机构连接压板,所述压板能够在排放切换机构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处理罐内部两个隔板之间设有滤尘组件,所述滤尘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腔中与多个气体通道连通;所述处理罐上还设有收集组件和反吹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和反吹组件均与滤尘组件所在的两个工作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吸收塔废气净化排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处理罐一侧的侧壳体,所述侧壳体顶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侧壳体上下两端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所述丝杆的上下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结构,所述丝杆的上下两端通过螺纹结构分别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有两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吸收塔废气净化排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尘组件包括两个层板,所述两个层板设置在处理罐内部,所述层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与气体通道连通;所述层板上设有多个支架,所述多个支架上分别设有布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吸收塔废气净化排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处理罐的外侧,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鼓风机,所述第一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路路姜帅齐伟伟靖雪松盛忠帅曹永生徐林谯兴芹车见于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