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游泳池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游泳池集成式循环方式及水力消毒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游泳池的循环净化系统就是将使用过的池水通过管道用水泵按规定的流量从池内或与池子相连通的均(平)衡水池内抽出,利用泵的压力依次送入过滤、加药、加热和消毒等工艺工序设备单元,使池水得到澄清、消毒、温度调节达到卫生标准要求后,再送回相应的池内重复使用的水净化处理系统。游泳池循环方法有顺流式、逆流式和混流式。
2、顺流式循环方式是指游泳池的全部循环水量经池壁给水口进水,由设在池底的回水口回水的循环方式。与逆流式和混流式相比结构和施工简易、造价低,选用的水泵扬程可以比逆流式和混流式少3-5米,运行时比较节电,池底污染物较少。但缺点是池面是死水区,水面较脏的油脂、汗液、口鼻腔分泌物的污染物。
3、逆流式循环方式是指游泳池的全部循环水量,经设在池底的给水口或给水槽送入池内,再经设在沿池壁外侧的溢流回水槽取回,进行净化系统处理后再池底给水口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组织方式。与顺流式相比结构和施工复杂、造价高,选用的水泵扬程比顺流式多3-5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游泳池集成式循环方式,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同层一侧设置有均衡水池(2),所述池体(1)的池面周侧设置有溢流回水沟(3),所述溢流回水沟(3)与所述均衡水池(2)相连通,所述池体(1)与所述均衡水池(2)之间连通设置有集成式循环模块(4),所述集成式循环模块(4)包括智能控制主机、顺流式循环子模块、逆流式循环子模块以及混流式循环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泳池集成式循环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内底面开设有集水槽(15),所述第一流管(6)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15)的槽底相连通,所述集水槽(15)内设置有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泳池集成式循环方式,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同层一侧设置有均衡水池(2),所述池体(1)的池面周侧设置有溢流回水沟(3),所述溢流回水沟(3)与所述均衡水池(2)相连通,所述池体(1)与所述均衡水池(2)之间连通设置有集成式循环模块(4),所述集成式循环模块(4)包括智能控制主机、顺流式循环子模块、逆流式循环子模块以及混流式循环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泳池集成式循环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内底面开设有集水槽(15),所述第一流管(6)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15)的槽底相连通,所述集水槽(15)内设置有防堵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游泳池集成式循环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机构包括水力扇(16),所述水力扇(16)转动并升降设置于所述集水槽(15)内,所述水力扇(16)的底端同轴连接设置有螺旋杆(17),所述螺旋杆(17)与所述第一流管(6)插接,所述集水槽(15)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水力扇(16)升降的升降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游泳池集成式循环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浮球(18),所述集水槽(15)的内壁设置有浮座(35),所述浮球(18)限位升降于所述浮座(35)内,所述浮球(18)的侧壁设置有压架(19),所述压架(19)的一端延伸于所述浮座(35)外,所述压架(19)的一端与所述水力扇(16)的顶端转动连接。
5.一种水力消毒水处理系统,基于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游泳池集成式循环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轮发电机(20),所述溢流回水沟(3)的底端连通设置有第五流管(21),所述水轮发电机(20)设置于所述均衡水池(2)内,所述第五流管(21)的一端与所述水轮发电机(20)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池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鹏,刘春生,王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盛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