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切割机加工后零件的定位、检测与喷码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工业制造领域,激光切割技术凭借其高精度、高速度以及良好的切割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零件的加工工序,诸如切割、开孔操作等。激光切割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聚焦于材料表面,使材料迅速熔化或汽化,进而实现分离的加工手段。然而,这一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处于高温状态的废屑,这些废屑不可避免地会掉落或粘附在零件表面,进而形成浮渣。
2、在零件经过激光切割加工后,后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定位、检测以及喷码处理。目前的工业生产流程里,零件的定位与检测环节高度依赖工业相机采集图像来精准获取零件的尺寸、形状、表面缺陷等关键信息;喷码环节则是为零件赋予唯一标识,满足产品追溯、质量管控需求。但是,激光切割过程中,高温的废屑掉落或溅射在零件表面,会粘附在零件表面形成大小不一、分布凌乱的浮渣,使得零件无法平稳放置在检测与喷码的工作台上。当零件放置不稳时,工业相机采集图像时便会出现偏差,获取到的零件轮廓、细节特征都与真实情况存在误差,这不仅干扰后续基于图像分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切割机加工后零件的定位、检测与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10)内部靠近进料口的一端装配有第一打磨电机(11)和第二打磨电机(12),且所述第一打磨电机(11)的输出端和第二打磨电机(12)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打磨辊(13)和第二打磨辊(14),且所述第一打磨辊(13)和第二打磨辊(14)相适配,所述壳体(10)内部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装配有输送带组件(15),所述壳体(10)的内部且位于输送带组件(15)的上端装配有两个桁架(16),两个所述桁架(16)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分别装配有喷绘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切割机加工后零件的定位、检测与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10)内部靠近进料口的一端装配有第一打磨电机(11)和第二打磨电机(12),且所述第一打磨电机(11)的输出端和第二打磨电机(12)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打磨辊(13)和第二打磨辊(14),且所述第一打磨辊(13)和第二打磨辊(14)相适配,所述壳体(10)内部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装配有输送带组件(15),所述壳体(10)的内部且位于输送带组件(15)的上端装配有两个桁架(16),两个所述桁架(16)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分别装配有喷绘组件(17)和工业相机(18),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切割机加工后零件的定位、检测与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20)包括多个第一电动缸(21)、第一支架(22)、多个第一送料辊(23)、多个第一皮带轮(24)、多个第一传动皮带(25)以及第一送料电机(26),多个所述第一电动缸(21)均固定于壳体(10)内部的上端,且所述第一电动缸(21)的输出端垂直向下,所述第一支架(22)固定于多个第一电动缸(21)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一打磨辊(13)和第一支架(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打磨电机(11)固定于第一支架(22)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送料辊(23)均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22)的内部,且多个所述第一送料辊(23)分别分布于第一打磨辊(13)的两端,所述第一皮带轮(24)固定于第一送料辊(23)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一传动皮带(25)分别装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皮带轮(24)的外侧,所述第一送料电机(26)固定于第一支架(22)的一侧,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送料辊(23)和第一送料电机(2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切割机加工后零件的定位、检测与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0)包括第二支架(31)、多个第二送料辊(32)、多个第二皮带轮(33)、多个第二传动皮带(34)和第二送料电机(35),所述第二支架(31)固定于壳体(10)的内部,所述第二打磨电机(12)固定于第二支架(31)的一侧,所述第二打磨辊(14)和第二支架(31)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送料辊(32)均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架(31)的内部,且多个所述第二送料辊(3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缪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埃伯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