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印刷用防溅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5799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0 22: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印刷用防溅墨装置,涉及卫生用品包装袋膜加工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安装框、刮墨组件和挡墨组件,安装框内腔的前侧和后侧之间活动连接有印刷辊,安装框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存墨壳,存墨壳的左侧连通有排墨管,排墨管的表面套设有电磁阀,存墨壳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浸墨壳。本技术通过刮墨组件的设置,可通过调节机构根据油墨的粘性调节刮墨板的使用位置,印刷辊旋转时,多余的油墨被刮墨板刮下,同时开启泵体,泵体与吸墨管和软管配合将刮落的油墨重新输送至存墨壳内部,防止油墨堆积在刮墨板的下方影响刮墨效果,通过将印刷辊表面多余的油墨刮除,防止其出现甩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卫生用品包装袋膜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印刷用防溅墨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卫生用品包装袋的生产过程中通过薄膜印刷机将图案和文字印刷至薄膜表面,印刷辊上的颜料通过油墨盒输送,印刷辊的下端位于油墨中,印刷辊旋转时将油墨涂抹在其表面,而印刷辊的另一端与薄膜接触,通过印刷辊旋转将油墨印刷至薄膜表面完成图案的印刷。

2、而印刷机的印刷辊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会将表面多余的油墨甩出,导致墨点飞溅,飞溅的墨点部分会落在薄膜表面,导致印刷时墨点破坏画面,使得印刷后的薄膜无法使用,增加卫生用品包装袋的生产次品率,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3、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薄膜印刷用防溅墨装置,用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印刷用防溅墨装置,通过刮墨组件和挡墨组件的配合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薄膜印刷机在使用印刷辊,印刷画面时容易将多余的油墨甩出,导致墨点飞溅,影响印刷画面展示效果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印刷用防溅墨装置,包括安装框(1)、刮墨组件(7)和挡墨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内腔的前侧和后侧之间活动连接有印刷辊(2),所述安装框(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存墨壳(3),所述存墨壳(3)的左侧连通有排墨管(4),所述排墨管(4)的表面套设有电磁阀(5),所述存墨壳(3)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浸墨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印刷用防溅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05)包括控制壳(7051),所述控制壳(705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7052),所述电机(7052)输出端的左侧贯穿控制壳(7051)并固定连接有螺杆(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印刷用防溅墨装置,包括安装框(1)、刮墨组件(7)和挡墨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内腔的前侧和后侧之间活动连接有印刷辊(2),所述安装框(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存墨壳(3),所述存墨壳(3)的左侧连通有排墨管(4),所述排墨管(4)的表面套设有电磁阀(5),所述存墨壳(3)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浸墨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印刷用防溅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05)包括控制壳(7051),所述控制壳(705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7052),所述电机(7052)输出端的左侧贯穿控制壳(7051)并固定连接有螺杆(7053),所述螺杆(705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伸缩杆(7054),所述伸缩杆(705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055),所述连接板(7055)的底部与刮墨板(70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印刷用防溅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7054)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大海李伟锋胡文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华韩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