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半导电缓冲层及电缆。
技术介绍
1、当前,国内运行的高压电力电缆以皱纹铝套结构为主,占比超过90%,其电缆及配套的附件生产和制作工艺成熟,应用和运行经验丰富。然而,近年来频发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缓冲层烧蚀的主要原因有:缓冲层与皱纹铝套之间存在不均匀的线接触,配合太松,产生悬浮放电而引起烧蚀;半导电缓冲带材本身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偏大;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材吸潮等。
2、现有高压电缆产品标准gb/t 11017和gb/t 18890,未对半导电缓冲阻水层的结构和厚度做出明确规定,导致各个电缆企业在设计缓冲阻水层厚度、绕包工艺以及与皱纹铝套间的间隙控制工艺上均存在差异,阻水缓冲层的电气性能和阻水性能指标不一,缺乏统一标准。
3、有的电缆企业为降低成本,设计的缓冲阻水层整体厚度较薄,与皱纹铝套之间的间隙控制不足,电缆电气和阻水性能无法满足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例如采用两层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材通过重叠搭盖或间隙绕包而成(分别简称“两层重叠”、“三层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半导电缓冲层,其特征是:由内至外包括通过重叠搭盖绕包的第一半导电缓冲阻水带(21)、半导电缓冲带(22)及第二半导电缓冲阻水带(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半导电缓冲层,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半导电缓冲阻水带(21)、半导电缓冲带(22)及第二半导电缓冲阻水带(23)的单层厚度在1.7mm到2m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半导电缓冲层,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半导电缓冲阻水带(21)和第二半导电缓冲阻水带(23)由内至外由半导电无纺布层(211)、聚丙烯酸醋阻水粉层(212)及半导电蓬松棉层(213)构成。
4.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半导电缓冲层,其特征是:由内至外包括通过重叠搭盖绕包的第一半导电缓冲阻水带(21)、半导电缓冲带(22)及第二半导电缓冲阻水带(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半导电缓冲层,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半导电缓冲阻水带(21)、半导电缓冲带(22)及第二半导电缓冲阻水带(23)的单层厚度在1.7mm到2m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半导电缓冲层,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半导电缓冲阻水带(21)和第二半导电缓冲阻水带(23)由内至外由半导电无纺布层(211)、聚丙烯酸醋阻水粉层(212)及半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艳,张亚,龚敏,刘世力,詹陶,程明亮,何佳迅,朱俊宇,阮康杰,荊铄涵,张翅,张兮,余臣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