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既有建筑增层结构的,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协同既有建筑与外套框架增层的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1、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因此,节约用地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房屋加层与改造概括而言,可分为民用与工业房屋的加层与改造,其中,民用建筑如住宅、办公楼、医所院、旅馆、商店等,这是较为量大面广的建筑,城镇中有大量的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既不能停止使用,又急需扩大使用面积。结合房屋使用功能改善或大修进行加层,是改造利用低层或多层房屋变为多层、中高层房屋的重要途径。
2、在既有建筑结构承载能力不具备直接增层的情况,大多采用外套框架增层的方法。外套框架增层与既有结构的关系主要分为两类:
3、1)既有结构与外套框架增层形成一个整体,完全协同受力。当外框框架与既有建筑物连在一起时,新增框架柱在各层柱中间设置水平支点,形成短腿柱结构。这种设计使新旧结构共同承担荷载,外框框架通过节点连接与原有结构协同工作,整体刚度分布更均匀。显然,新增荷载通过连接节点传递至既有结构,需验算原有构件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大量设计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协同既有建筑与外套框架增层的结构体系,其作用于既有建筑(5),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既有建筑(5)外侧的增层框架(1),若干与所述增层框架(1)固定连接第一消能组件(2),以及若干与所述增层框架(1)固定连接的第二消能组件(3),每一所述第一消能组件(2)均沿X轴方向与所述既有建筑(5)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消能组件(3)均沿Y轴方向与所述既有建筑(5)连接,所述既有建筑(5)设置有若干限位装置(4),每一所述限位装置(4)对应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消能组件(2)或所述第二消能组件(3)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消能减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协同既有建筑与外套框架增层的结构体系,其作用于既有建筑(5),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既有建筑(5)外侧的增层框架(1),若干与所述增层框架(1)固定连接第一消能组件(2),以及若干与所述增层框架(1)固定连接的第二消能组件(3),每一所述第一消能组件(2)均沿x轴方向与所述既有建筑(5)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消能组件(3)均沿y轴方向与所述既有建筑(5)连接,所述既有建筑(5)设置有若干限位装置(4),每一所述限位装置(4)对应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消能组件(2)或所述第二消能组件(3)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协同既有建筑与外套框架增层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层框架(1)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既有建筑(5)外侧的框架柱(11),若干对应与相应所述框架柱(11)固定连接的框架梁(12),对应设置于相应所述框架梁(12)中部的直柱(13),以及设置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直柱(13)之间的连接梁(14),每一所述第一消能组件(2)对应与相应的所述连接梁(14)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消能组件(3)对应与相应的所述框架梁(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协同既有建筑与外套框架增层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能组件(2)包括两条第一斜撑(21)、安装块(22)、第一阻尼件(23)以及第一柱墩(24),每一所述第一斜撑(21)均设置有连接板(25),每一所述连接板(25)均与所述连接梁(14)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22)设置于两条第一斜撑(21)的一端,所述第一柱墩(24)与所述既有建筑(5)的柱体连接,所述第一阻尼件(23)设置于所述安装块(22)与所述第一柱墩(24)之间,所述安装块(22)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超伟,邓景新,游健,李力军,李晓伟,吴从永,李威,王远生,邢凌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