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中碳轮毂轴承用钢表面应力裂纹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5659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中碳轮毂轴承用钢表面应力裂纹的生产方法,属于冶金领域。包括铸坯轧前的加热工艺,根据入炉前铸坯温度来设置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铸坯在冷床上冷却,冷床设置保温罩,铸坯在入炉加热前置于保温罩内缓冷,多支铸坯连续输送,铸坯输送至轧钢台架后需在10min以内入炉加热。轧钢台架周围可用隔热板进行防护,做到保温的效果,以减少坯料温差。通过前述方法以期减少铸坯表面应力裂纹,从而能够稳定、高效的生产、交付出合格的中碳轴承钢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基合金,具体涉及一种轴承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汽车用钢需求大幅缩水,发动机、变速箱等制造厂商合同订单下降,质量竞争、成本竞争日益严峻,各类用户不断创造新的加工工艺以达到其持续降本目的,如此类中碳轮毂轴承产品的尺寸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加工余量减少,给生产现场缺陷品的挽救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提升产品质量,减少棒材表面裂纹,同时降低精整加工周期,减少后道加工成本,达到“高、低、快、优”的目的,增加了产品竞争力。

2、通过上述此类产品的生产需求,结合目前的生产工艺路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难度:

3、目前炼钢生产按钢种连续生产,但轧钢同钢种不同规格转换频次较高,因此为保证同一规格生产,中碳钢中间会穿插其他品种材料一起生产,加热制度各关键参数的实现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预热段温度、时间等关键参数很难精准把控。

4、生产规格转换频次的增加,小批次的生产方式影响轧前加热能否连续进炉,因此炼轧之间必须要紧密联系,提前把控连铸坯去向,否则坯料在上料台架上长时间冷却,温差较大,容易形成裂纹。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中碳轮毂轴承用钢表面应力裂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铸坯轧前的加热工艺,根据入炉前铸坯温度来设置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入炉温度350-550℃,预热段温度750-900℃,预热段加热时间≥70分钟;加热段温度1050-1200℃,加热段加热时间≥70;均热段温度1150-1200℃,均热段加热时间≥50分钟;入炉温度500-650℃,预热段温度800-950℃,预热段加热时间≥50分钟;加热段温度1050-1200℃,加热段加热时间≥70;均热段温度1150-1200℃,均热段加热时间≥50分钟;入炉温度室温,预热段温度650-850℃,预热段加热时间≥80分钟;加热段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中碳轮毂轴承用钢表面应力裂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铸坯轧前的加热工艺,根据入炉前铸坯温度来设置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入炉温度350-550℃,预热段温度750-900℃,预热段加热时间≥70分钟;加热段温度1050-1200℃,加热段加热时间≥70;均热段温度1150-1200℃,均热段加热时间≥50分钟;入炉温度500-650℃,预热段温度800-950℃,预热段加热时间≥50分钟;加热段温度1050-1200℃,加热段加热时间≥70;均热段温度1150-1200℃,均热段加热时间≥50分钟;入炉温度室温,预热段温度650-850℃,预热段加热时间≥80分钟;加热段温度1050-1200℃,加热段加热时间≥80;均热段温度1150-1200℃,均热段加热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君斌顾畔刘子铭王年通夏力佳崔勇徐恩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