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创伤用下肢牵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644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创伤用下肢牵引架,属于外部接骨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片体,所述第一支撑片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片体,所述第一支撑片体的底部设有床本体,所述床本体的一侧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床本体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护栏本体,所述第一支撑片体上等距开设有限位安装槽,所述第一支撑片体的顶部设有腿部限位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支撑机构和转动调节机构,不仅可以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下肢的外部接骨操作时,对患者的身体形成限位,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姿势,进而方便外部接骨手术操作,并且通过转动调节机构对患者的腿部形成牵引,使腿部被牵引至不同的角度和位置,进而方便外部接骨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部接骨,特别涉及一种骨科创伤用下肢牵引架


技术介绍

1、在骨科针对患者下肢的外部接骨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牵引,牵引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机械装置来拉直骨折端保持对位对线,以及释放其他骨骼系统的压力的一种治疗操作或手术。牵引在手术接骨的术前、术中和术后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还能减轻疼痛、促进愈合、预防并发症。同时,良好的牵引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因此,牵引是手术接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由于腿部肌肉力量强大,患者胫骨发生骨折后常常会在肌肉的牵拉下出现短缩畸形,术中复位、恢复其长度并有效维持较为困难。对于胫骨骨折,尤其是开放性骨折或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病例,外部接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外固定可以通过减少对软组织的直接损伤,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为骨折提供稳定地固定环境,而现有的牵引装置都是使下肢伸直,而髓内钉是从胫骨近端植入的,患者必须保持屈腿姿态手术才能进行,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骨科创伤用下肢牵引架来满足需求。

/>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创伤用下肢牵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片体,所述第一支撑片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片体,所述第一支撑片体的底部设有床本体,所述床本体的一侧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床本体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护栏本体,所述第一支撑片体上等距开设有限位安装槽,所述第一支撑片体的顶部设有腿部限位套,所述腿部限位套远离所述加强杆的一侧设有连接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创伤用下肢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撑片体底部两侧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支撑片体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支撑片体靠近所述第一支撑片体的一侧顶部设有凸起部,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创伤用下肢牵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片体,所述第一支撑片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片体,所述第一支撑片体的底部设有床本体,所述床本体的一侧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床本体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护栏本体,所述第一支撑片体上等距开设有限位安装槽,所述第一支撑片体的顶部设有腿部限位套,所述腿部限位套远离所述加强杆的一侧设有连接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创伤用下肢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撑片体底部两侧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支撑片体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支撑片体靠近所述第一支撑片体的一侧顶部设有凸起部,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开设有插槽,另外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开设有螺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创伤用下肢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片体和所述第二支撑片体为一体式构成,所述第一支撑片体和所述第二支撑片体均为塑料材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创伤用下肢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片体远离所述第二支撑片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弱化部,所述第二支撑片体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弱化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创伤用下肢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片体上等距开设有第一轻量化槽,所述第二支撑片体上等距开设有第二轻量化槽,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形状与所述床本体上的限位安装槽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缓冲腔。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家诚周文杰卢汉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