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轴孔粗糙度检测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603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29
本技术涉及凸轮轴检测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凸轮轴孔粗糙度检测夹具,包括轨道座,轨道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轨道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轨道座的侧壁与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轨道座一端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旋转组件、固定组件和夹持组件,当固定组件将凸轮轴的一端固定后,再通过夹持组件对凸轮轴的中部进行稳定后,旋转组件能够通过触发抵挡板促使凸轮轴进行自动旋转,从而有助于全方位、多角度地检测凸轮轴孔的粗糙度,提高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凸轮轴检测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凸轮轴孔粗糙度检测夹具


技术介绍

1、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虽然在四冲程发动机里凸轮轴的转速是曲轴的一半,不过通常它的转速依然很高,因此设计中对凸轮轴在强度和支撑方面的要求很高,因此生产凸轮轴的精度要求要高,在生产凸轮轴时需要对其轴孔内壁进行扫描,测量其表面粗糙度,同时在测量时为保障凸轮轴能够稳定的测量,因此需要用到夹具对其进行固定。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9102049u的“一种用于测量缸盖凸轮轴孔粗糙度的夹具”,包括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和夹具本体,夹具本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柄具有中空腔室,该技术虽然测试时可避免测针与被测部位之间发生摩擦或磕碰,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便于维修和更换,可大幅提高测量效率,但该技术与传统方式一致的是:传统在测量凸轮轴孔粗糙度时,利用夹具将其进行固定后,移动夹具和凸轮轴促使测量针在凸轮轴的顶部进行滑动,然后通过测量针将数据传输到测量仪上进行分析其粗糙度,这样做由于传统的夹具在固定凸轮轴后无法进行旋转,检测范围通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凸轮轴孔粗糙度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座(1),所述轨道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轨道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2),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轨道座(1)的侧壁与螺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轨道座(1)一端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对凸轮轴的中部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轴孔粗糙度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轨道座(1)顶部的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5),所述固定座(6)的内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齿轮(7),所述齿轮(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轴孔粗糙度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座(1),所述轨道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轨道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2),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轨道座(1)的侧壁与螺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轨道座(1)一端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对凸轮轴的中部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轴孔粗糙度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轨道座(1)顶部的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5),所述固定座(6)的内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有齿轮(7),所述齿轮(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9)和第一齿条(8),所述第二齿条(9)和第一齿条(8)的外部分别滑动卡接于固定座(6)两侧的侧壁内,所述第二齿条(9)和第一齿条(8)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通过轴转动连接有连板(10),两个所述连板(10)分别远离第二齿条(9)和第一齿条(8)的一端通过轴转动连接有夹杆(12),所述夹杆(12)远离连板(10)的一端贯穿固定架(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凸轮轴孔粗糙度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5)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远离固定架(15)的一端通过轴与连板(10)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夹杆(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抵板(14),所述抵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3),所述挤压弹簧(13)套设于夹杆(12)的外部,且挤压弹簧(13)的另一端与固定架(15)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板(16)的高度相等,且两个弧形板(16)相对的一侧分别通过轴转动连接有多个滑轮(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凸轮轴孔粗糙度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回形架(33)一端的连接筒(28),所述连接筒(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2),所述固定环(22)远离连接筒(28)的一侧转动卡接有调节环(21),所述调节环(21)的一侧开设有六角槽(24),所述六角槽(24)的内部滑动卡接有六个梯形板(25),所述固定环(22)的内部开设有六个调节孔(26),所述梯形板(25)远离调节环(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27),所述定位柱(27)远离梯形板(25)的一端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超生赵成元李宋英徐伟柯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勇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