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线定子组件及其汇流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599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扁线定子组件及其汇流排,涉及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其中的汇流排包括汇流排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汇流排支架上且具有柔性的U相铜排、V相铜排、W相铜排、跨层铜排和零点铜排;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和所述W相铜排分别用于与扁线绕组中对应绕组的并联支路的支路引出线连接;所述扁线绕组包括内外设置的多层发卡扁线,所述跨层铜排用于跨层桥接同一支路的两所述发卡扁线;所述零点铜排用于与所述扁线绕组的零线引出线连接。本技术扁线定子组件及其汇流排能够兼容装配误差,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质量和效率,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永磁同步电机,具体涉及一种扁线定子组件及其汇流排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车用电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扁线发卡电机由于具有高槽满率、高功率密度、以及良好的散热性能和nvh性能,能够大大降低电机绕组端部高度,减少用铜量,降低绕组铜耗,提高车用电机的效率,因此,逐渐成为电机企业的新宠。

2、随着扁线发卡电机其定子组件并联支路数和层数的增加,其引出线也越来越复杂,为降低工艺难度、减少焊接出错频次以及提升定子组件的可制造性,扁线发卡电机多采用汇流排对其引出线进行整理,从而减少绕组异形线的制造,而传统的汇流排为硬铜排,硬铜排不仅不能完全兼容装配误差,增大了汇流排在定子组件上的装配困难,而且硬铜排能够对发卡扁线施加剪应力,在震动、机械冲击下极易导致发卡扁线受损,安全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扁线定子组件及其汇流排,该扁线定子组件及其汇流排能够兼容装配误差,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质量和效率,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排支架(31),以及设置在所述汇流排支架(31)上且具有柔性的U相铜排(32)、V相铜排(33)、W相铜排(34)、跨层铜排(35)和零点铜排(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U相铜排(32)、所述V相铜排(33)、所述W相铜排(34)、所述跨层铜排(35)和所述零点铜排(36)均由多层柔性铜箔(100)叠设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支架(31)由绝缘材料注塑而成,所述U相铜排(32)、所述V相铜排(33)、所述W相铜排(34)、所述跨层铜排(35)和所述零点铜排(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排支架(31),以及设置在所述汇流排支架(31)上且具有柔性的u相铜排(32)、v相铜排(33)、w相铜排(34)、跨层铜排(35)和零点铜排(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u相铜排(32)、所述v相铜排(33)、所述w相铜排(34)、所述跨层铜排(35)和所述零点铜排(36)均由多层柔性铜箔(100)叠设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支架(31)由绝缘材料注塑而成,所述u相铜排(32)、所述v相铜排(33)、所述w相铜排(34)、所述跨层铜排(35)和所述零点铜排(36)均嵌设在所述汇流排支架(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支架(31)上预留有引出线通孔,所述u相铜排(32)、所述v相铜排(33)、所述w相铜排(34)、所述跨层铜排(35)和所述零点铜排(36)均由相应的所述引出线通孔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硕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佩特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