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对焦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55544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25
本申请涉及一种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对焦方法及电子设备,摄像模组包括感光芯片、镜头组件和液晶单元,感光芯片具有感光面,镜头组件固定设置于感光芯片的一侧,镜头组件用于将光线入射至感光面,液晶单元沿镜头组件的光轴设置于镜头组件和感光面之间,液晶单元用于接入电信号并在电信号的控制下调整镜头组件与感光面之间的光程。本申请的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对焦方法及电子设备,利用液晶单元在电信号的控制下调整镜头组件与感光芯片的感光面之间的光程,从而无需镜头组件与感光芯片相对运动,就能够达到对焦的目的,继而镜头组件与感光芯片之间无需保留两者相对运动的行程空间,以利于减小摄像模组的体积,实现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对焦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摄像模组作为实现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进行拍摄的功能模块,其成像性能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拍摄体验。

2、相关技术中,通常采取如弹片马达和滚珠马达调整镜头组件与感光芯片之间相对位置,以实现对焦。

3、然而,采取弹片马达和滚珠马达实现对焦的方案下,均需要驱使镜头组件和感光芯片相对运动,因而镜头组件和感光芯片之间需保留一定的空间,以适应对镜头组件相对感光芯片运动行程的要求。这种结构的摄像模组体积大,不利于实现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提供一种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对焦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摄像模组体积大而不利于小型化的技术问题。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

3、感光芯片,具有感光面;

4、镜头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的一侧,所述镜头组件用于将光线入射至所述感光面;

5、液晶单元,沿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设置于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单元包括透明封装体、液晶层和电极组件,所述透明封装体形成有封装空间,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电极组件均设于所述封装空间,所述电极组件用于通电时调整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单元还包括偏振片,所述偏振片设置于所述透明封装体的朝向所述镜头组件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彼此间隔设置,所述液晶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单元包括透明封装体、液晶层和电极组件,所述透明封装体形成有封装空间,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电极组件均设于所述封装空间,所述电极组件用于通电时调整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单元还包括偏振片,所述偏振片设置于所述透明封装体的朝向所述镜头组件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彼此间隔设置,所述液晶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封装体包括侧围件、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所述侧围件为环绕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设置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透明板和所述第二透明板密封连接于所述侧围件沿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一透明板、所述第二透明板与所述侧围件共同围合成所述封装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一透明板的朝向所述第二透明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与所述第二透明板的朝向所述第一透明板的一侧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包括电路板和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且两者围合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感光芯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镜头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的背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且所述支架设置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沿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与所述感光面相对,所述透明封装体连接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通光孔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春权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