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海空两栖多功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人类对海洋与空中环境的持续探索,特别是在复杂环境(如海洋表面、深海区域、以及空中巡逻任务)中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多功能、多环境适应的作业平台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海洋探测涉及海洋温盐环流的监测、生态环境的研究、目标物的抓取打捞以及海上漂浮物的侦察定位等,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设备能够在空中和水中跨域作业。
2、目前,用于海洋环境和空中巡逻的机器人技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水下机器人和空中无人机。然而,这两种单一类型的设备在实际任务中存在以下局限性:
3、一是水下机器人,如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和水下滑翔机,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水下探测和抓取任务,但其作业时间通常受到续航能力的限制,需要频繁充电或回收补给。此外,这些设备通常设计为仅适用于水下环境,无法有效执行海面和空中的任务。
4、二是空中无人机,其续航时间同样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在海洋环境中任务覆盖范围有限,且无法进入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空两栖多功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单元、旋翼单元、夹爪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单元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安装有主控模块、机器人电池、发条发电模块、传感器模块,所述机器人电池、发条发电模块、传感器模块均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发条发电模块能在海浪起伏变化下进行机器人电池充电;所述主壳体的前端面安装有对接公头,其后端面安装有对接母头,若干机器人能通过对接公头与对接母头的对接进行多级级联拼接,形成加长的AUV形态或多旋翼无人机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空两栖多功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安装有前油囊、后油囊,所述前油囊与前油源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空两栖多功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单元、旋翼单元、夹爪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单元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安装有主控模块、机器人电池、发条发电模块、传感器模块,所述机器人电池、发条发电模块、传感器模块均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发条发电模块能在海浪起伏变化下进行机器人电池充电;所述主壳体的前端面安装有对接公头,其后端面安装有对接母头,若干机器人能通过对接公头与对接母头的对接进行多级级联拼接,形成加长的auv形态或多旋翼无人机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空两栖多功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安装有前油囊、后油囊,所述前油囊与前油源连通,所述后油囊与后油源连通,所述前油源、后油源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油囊体积的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与主控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空两栖多功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上下依次固定的上隔板、下隔板,所述主控模块、机器人电池、发条发电模块、传感器模块、前油源、后油源分别安装在上隔板的上表面,所述前油囊、后油囊安装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的中间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空两栖多功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板的下表面上固定有前通信模块、后通信模块、多级伸缩装置储存腔,所述多级伸缩装置储存腔内安装有多级伸缩装置,所述多级伸缩装置的底部与夹爪单元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空两栖多功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可开闭的前旋转球壳和后旋转球壳,所述前旋转球壳和后旋转球壳均与带动其转动的圆环电机连接,所述圆环电机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圆环电机穿过主伸缩推杆底座且固定于主壳体的内表面处。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晨超,彭时林,俞宙,王宇航,姜荣昇,丁彤茜,于海滨,李竹,史剑光,杨洺惠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