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白蚁智能监测灭蚁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5462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白蚁智能监测灭蚁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成组布置且有编号的检测装置,内有定时拍摄模块,远程连接现场监测站,现场监测站和用户端与云端互联,云端设中心服务器识别照片。检测装置含圆柱状壳体、底板,通过锁定钉固定,壳体有透气孔,顶部连接盖集成电源、摄像头、诱虫盒,诱虫盒内置诱虫材料,壳体内有容纳灭蚁药水的容纳瓶。使用时,选定监测区域布置装置,固定装置、注入药水、放置诱虫材料,摄像头定时拍摄,照片传至现场监测站并上传云端,中心服务器识别后将有白蚁的照片发至用户端。该装置及方法实现白蚁蚁情智能监测与灭蚁,提高监测效率与准确性,降低人工成本和污染,为白蚁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建筑、堤坝及减少经济损失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灭蚁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视化白蚁智能监测灭蚁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白蚁监测和防治方法主要依赖人工巡查和简单的物理、化学手段。人工巡查效率低下,且由于白蚁危害的隐蔽性,很难做到及时、准确地发现蚁情。同时,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而简单的物理、化学防治手段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白蚁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2、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提高白蚁危害、虫害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的白蚁蚁情智能监测装置及方法迫在眉睫。该装置及方法若能成功研发并应用,将为白蚁危害、虫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保护建筑物安全、维护水库堤坝稳定以及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人工巡查和采用简单的物理、化学手段进行白蚁监测和防治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视化白蚁智能监测灭蚁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化白蚁智能监测灭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1),检测装置(1)内设置有定时拍摄模块,检测装置(1)成组布置,且分别根据安装位置设置有编号,每组检测装置(1)远程信号连接有现场监测站(2),现场监测站(2)和用户端(4)均与云端(3)互联,云端(3)内设置有对照片进行识别的中心服务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视化白蚁智能监测灭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1)包括圆柱状壳体(11)和连接在壳体(11)底端的底板(12),底板(12)边缘均匀开设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锁定钉(13),壳体(11)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15),壳体(11)顶部可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白蚁智能监测灭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1),检测装置(1)内设置有定时拍摄模块,检测装置(1)成组布置,且分别根据安装位置设置有编号,每组检测装置(1)远程信号连接有现场监测站(2),现场监测站(2)和用户端(4)均与云端(3)互联,云端(3)内设置有对照片进行识别的中心服务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视化白蚁智能监测灭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1)包括圆柱状壳体(11)和连接在壳体(11)底端的底板(12),底板(12)边缘均匀开设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锁定钉(13),壳体(11)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15),壳体(1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盖(14),连接盖(14)底部集成有电源(16)、摄像头(17)和诱虫盒(19),诱虫盒(19)内置白蚁诱虫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视化白蚁智能监测灭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14)与壳体(11)顶端之间螺纹连接,连接盖(14)底部固定有安装壳,所述电源(16)内置于安装壳内,所述摄像头(17)竖直布置于安装壳底部,所述诱虫盒(19)吊装于所述摄像头(17)的正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视化白蚁智能监测灭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盒(19)成圆柱状,所述诱虫盒(19)侧壁设置有筛网(191),所述诱虫盒(19)的顶部盖装有压盖(192),所述诱虫盒(19)顶端通过竖直设置的吊杆(18)与所述安装壳的底端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玲黄求应邱让先卢安妮林胜民雷早木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白蚁防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