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5458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度检测装置,包括探针模组、驱动模组、相机模组和治具模组。探针模组包括安装座、基准柱、弹性件及探针,安装座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用于在检测时与待检测器件的基准面抵接,基准柱、弹性件及探针均设于安装座上,基准柱凸出第二端面,作为判断待检测器件的待测面深度是否合格的判断基准;探针沿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能在安装座上沿第一方向滑动,弹性件将第一端推出至凸出第一端面,且第一端凸出第一端面的距离大于待测面的深度,第二端由第二端面伸出;检测时第一端用于与待测面抵接,待测面将探针向第二端顶出,通过第二端与基准柱的端面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待测面的深度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深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连接器的生产过程中,在对连接器进行检测时,通常需要检测连接器端子的前端到连接器插接口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连接器端子的深度是否合格。

2、例如图1所示的连接器101,在检测时需要检测连接器101端子1011的前端1011a与连接器101插接口1012的端面1012a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端子1011距离插接口1012的深度是否合格。

3、现有的检测装置一般是通过探针加传感器的结构来进行检测,用探针去接触端子,通过传感器检测探针的移动距离,从而检测端子的深度。这种检测结构的体积较大,又由于连接器的端子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无法通过多个探针来同时检测连接器的多个端子,一次只能检测一个端子,在端子较多的情况下,就需要设置很多检测工位,导致检测装置体积庞大,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度检测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深度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部、固定部及探测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安装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相机的一侧,所述固定部用于连接所述驱动模组,所述探测部设于所述安装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治具模组的一侧,所述探测部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固定部的截面尺寸,以使所述探测部能伸入所述待检测器件中,所述第一端面设于所述探测部靠近所述治具模组的一端,所述探针的所述第一端由所述第一端面伸出,所述第二端面设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治具模组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上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部、固定部及探测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安装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相机的一侧,所述固定部用于连接所述驱动模组,所述探测部设于所述安装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治具模组的一侧,所述探测部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固定部的截面尺寸,以使所述探测部能伸入所述待检测器件中,所述第一端面设于所述探测部靠近所述治具模组的一端,所述探针的所述第一端由所述第一端面伸出,所述第二端面设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治具模组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上设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内部,所述抵接面朝向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端板,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端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为多条,多条所述探针沿第三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探针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弯折部,部分所述探针的所述弯折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向上弯折,部分所述探针的所述弯折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向下弯折,且所述探针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相同高度,从而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胜朱乐信
申请(专利权)人: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