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调整位置的锁止机构、换电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5429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调整位置的锁止机构、换电系统及车辆,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销、销套、动力组件和动力座;所述动力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一固定机构;所述锁止销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二固定机构;所述伸缩杆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将所述锁止销和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座上设置有平行固定板,所述平行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固定机构适配的固定孔使得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动力座固定连接;所述锁止销插入所述销套,使得所述锁止销在所述销套内做伸缩运动,以实现自适应调整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解决现有锁止机构结构复杂、可靠性低、容错率低、卡止风险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调整位置的锁止机构、换电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换电车辆的能源装置,主要有储存电能的电池箱总成和用于固定电池箱的底托总成组成。底托总成设置了用于夹解电池箱的锁止机构,当锁止机构夹持时,会将电池箱和底托锁死,保持其安装位置固定;当锁止机构解锁时,电池箱在吊装设备的吊装下脱离底托,进行换电操作。换电车辆采用换电模式实现连续运行,减少碳排放,在矿山短驳、矿石外驳、港内集装箱接驳、港外外驳、港口散货接驳,厂内短驳、公铁联运接驳、城建渣土短驳、商砼短驳等短倒的应用场景下具有明显优势。

2、现有换电车辆的锁止机构结构复杂,易造成结构的臃肿;增加车辆的成本,降低其车辆的竞争性;增加系统的卡止风险且不可靠,经常需要人工干预,降低电池的更换效率;增加车辆的重量,降低车辆的续航能力,降低车辆的载货重量。

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锁止机构、换电系统及车辆以克服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调整位置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销、销套、动力组件和动力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开口销、第一带孔定位杆,其中,所述第一带孔定位杆侧向穿过所述平行固定板的固定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开口销穿过所述第一带孔定位杆,以实现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动力座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开口销、第二带孔定位杆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二带孔定位杆侧向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伸缩杆,所述第二开口销穿过所述第二带孔定位杆,以实现所述锁止销和所述伸缩杆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调整位置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销、销套、动力组件和动力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开口销、第一带孔定位杆,其中,所述第一带孔定位杆侧向穿过所述平行固定板的固定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开口销穿过所述第一带孔定位杆,以实现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动力座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开口销、第二带孔定位杆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二带孔定位杆侧向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伸缩杆,所述第二开口销穿过所述第二带孔定位杆,以实现所述锁止销和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和所述锁止销之间的铰节间隙设置为0.10mm-0.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销和所述销套之间的单边配合间隙为0.05mm-0.10mm。

6.一种自适应调整位置的换电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骏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