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园林建筑集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1、多层园林建筑通过通过立体绿化设计,大幅增加绿植面积,绿植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绿植的蒸腾作用和遮阴效果,能够降低局部环境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植物群落能够有效减少噪音污染,营造静谧环境,是城市化进程中生态需求、空间效率与人文关怀的综合体现。传统的集水装置多针对单层或底面景观设计,难以适应多层建筑的空间分层特性,并且现有装置依赖物理过滤,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在多层建筑集水排水系统中,通常依赖高压冲洗疏通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配备专业设备,并且能耗较高,造成维护成本高,难以兼顾长期稳定运行与低维护成本。
2、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园林建筑集水净化装置,能够提高集水效率,提高净化效率,避免堵塞,减少维护成本,确保集水净化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
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园林建筑集水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园林建筑集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屋主体(1),所述房屋主体(1)设有集水装置(2)和净水装置,所述房屋主体(1)底部设有蓄水箱(4),所述集水装置(2)通过净水装置和蓄水箱(4)连通;所述集水装置(2)收集雨水,所述集水装置(2)包括设于屋顶的集水池(21),以及设于房屋主体(1)外墙的集水净化池(22);所述净水装置包括设于集水净化池(22)底部的净水层(221)和种植层(222),所述种植层(222)设于净水层(221)上侧,所述种植层(222)吸取净水层(221)内的水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园林建筑集水净化装置,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园林建筑集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屋主体(1),所述房屋主体(1)设有集水装置(2)和净水装置,所述房屋主体(1)底部设有蓄水箱(4),所述集水装置(2)通过净水装置和蓄水箱(4)连通;所述集水装置(2)收集雨水,所述集水装置(2)包括设于屋顶的集水池(21),以及设于房屋主体(1)外墙的集水净化池(22);所述净水装置包括设于集水净化池(22)底部的净水层(221)和种植层(222),所述种植层(222)设于净水层(221)上侧,所述种植层(222)吸取净水层(221)内的水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园林建筑集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主体(1)设为多层建筑,所述房屋主体(1)每层均设有阳台(11);所述集水净化池(22)和阳台(11)相应设置连接,所述集水净化池(22)和阳台(11)呈环形连接,并围绕房屋主体(1)设置;所述阳台(11)内设有水池,所述水池和集水净化池(22)连通形成环形水道;所述净水装置包括净水管(31),以及和净水管(31)连接的防堵装置(32),上下两层所述集水净化池(22)通过净水管(31)连接,所述净水管(31)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对水进行物理过滤,所述防堵装置(32)防止过滤装置堵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园林建筑集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装置(32)包括和净水管(31)一体连接的弯头(321),所述弯头(321)开口向上设置,所述弯头(321)开口设有管盖(322),所述管盖(322)设有泄流孔,所述管盖(322)活动连接有连接轴(323),所述连接轴(323)下端伸入弯头(321)内一端连接有阀板(324),所述阀板(324)侧壁从下往上向阀板(324)轴线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弯头(321)开口处设有堵环(325),所述堵环(325)内侧壁和阀板(324)侧壁相应设置;集水过程中,所述阀板(324)处于堵环(325)下侧,当过滤装置(311)发生堵塞,所述阀板(324)在水流作用下上升,直至所述阀板(324)抵接于堵环(3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园林建筑集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管(31)分别设于房屋主体(1)两侧,所述净水管(31)倾斜设置,所述净水管(31)开口处设有管盖(311),所述净水管(31)临近管盖(311)设有进水口(312),所述进水口(312)沿净水管(31)外周阵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园林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钟琴,林新,丁晓峰,浦金业,张娴,
申请(专利权)人: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