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睡眠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体动频谱的睡眠障碍无感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睡眠监测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对睡眠的影响,进而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作息,优化睡眠环境,以达到提升睡眠质量的目的。对睡眠进行监测对于评估睡眠质量、识别睡眠障碍以及调整作息习惯至关重要。
2、目前,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睡眠进行检测或监测,比如: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但由于其需于陌生环境(睡眠中心)进行全夜监测、监测参数繁多、佩戴多个电极和传感器,可能会感到不适,影响睡眠质量,对结果判读人员技术要求较高等多种因素,仍较难普及。需要专门设备、对被试者不适应、技术复杂性和专业要求高。还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是自评问卷,依赖于被试者自己对睡眠质量的主观报告,因此可能受到个体认知、情绪状态、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被试者可能会过于关注自己的睡眠问题,导致评分偏高,或者因为缺乏对睡眠问题的认知而低估其睡眠质量。另外:理查兹-坎贝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体动频谱的睡眠障碍无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体动频谱的睡眠障碍无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指标包括入睡前30分钟压力点变化数总和、睡眠周期前后30分钟压力点变化数总和、睡醒离开前60分钟压力点变化数总和、睡眠过程中压力点变化数总和、夜间大体动次数、夜间小体动次数、体动比、高频体动期时长、高频体动压力点变化数总和以及不动时长;其中,所述睡眠周期前后30分钟为前一个周期的后30分钟以及后一个周期的前3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体动频谱的睡眠障碍无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夜间大体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体动频谱的睡眠障碍无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体动频谱的睡眠障碍无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指标包括入睡前30分钟压力点变化数总和、睡眠周期前后30分钟压力点变化数总和、睡醒离开前60分钟压力点变化数总和、睡眠过程中压力点变化数总和、夜间大体动次数、夜间小体动次数、体动比、高频体动期时长、高频体动压力点变化数总和以及不动时长;其中,所述睡眠周期前后30分钟为前一个周期的后30分钟以及后一个周期的前3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体动频谱的睡眠障碍无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夜间大体动次数为睡眠过程中每次统计的压力点变化数大于200的次数;所述夜间小体动次数为睡眠过程中每次统计的压力点变化数小于50的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体动频谱的睡眠障碍无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动比为体动时长除以睡眠时长;其中,所述体动时长为夜间大体动次数与夜间小体动次数之和再乘以n;所述n为压力点变化数的统计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体动频谱的睡眠障碍无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分钟内压力点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巍,李飞,张艳春,黄艳艳,徐亚静,唐小琴,郑毅,陈图南,鲜继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