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电源模块类绝缘隔膜的通用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5341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电源模块类绝缘隔膜的通用加工装置,解决了目前装置不能满足科研阶段产品绝缘薄膜制作需求的问题。包括定位、导向、裁剪、冲孔等4类零件,定位零件采用磁铁或螺钉与机械部件连接,并与裁剪、冲孔零件构成一定距离内的可调空间,导向零件承载裁剪、冲孔零件实现一定距离内的直线位移,将定好尺寸的数显游标卡尺刀口内量爪放置在定位面与裁剪刀片之间,利用导向零件将定位面和裁剪刀片与数显游标卡尺刀口内量爪贴紧并固定,取下数显游标卡尺,把薄膜置于定位面和裁剪刀片之间并与定位面靠紧,压下裁剪刀片完成裁剪,冲孔类零件的钻套座和冲头按照特定步骤完成冲孔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裁剪、冲孔尺寸精度高,质量可靠,制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适于电源模块类绝缘隔膜的通用加工装置。该装置结合使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取值,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可实现对电源模块类绝缘隔膜的移动、调整、定位、裁剪、冲孔等功能。


技术介绍

1、电子产品上设计有多种电源模块类器件,其底部需要垫绝缘薄膜防止与印制板接触短路。电源模块的绝缘薄膜一般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加工制成,其形状以矩形居多,两侧分布通孔与模块插针配合安装。电源模块类绝缘隔膜的裁剪通常按刻度目测操作,精度较低,不能满足绝缘隔膜外形的设计尺寸要求。一般的裁剪刀头是固定的,通过移动绝缘隔膜调整尺寸的方式存在可操作性差、效率低、调整不便的问题。绝缘隔膜裁剪完后的制孔过程也较为复杂,通常采取专用模具钻孔而成,不同品种的绝缘隔膜数量与专用模具成本成正比,且模具存在加工周期也影响绝缘隔膜的加工进度。

2、目前绝缘薄膜的加工有机械加工和激光加工两种方式。激光加工是在激光切割机上编程后进行通孔和外形的加工,其效率高、成本也高;机械加工主要通过裁剪模具、打孔模具等完成薄膜的外形和通孔的加工,效率较高,但模具的成本较高制作周期也较长,且每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于电源模块类绝缘隔膜的通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板(11),托板(12)连接在基础板(11)上,四个支柱(19)固连在基础板(11)的四角,左端的两个支柱和右端的两个支柱之间分别固连有左X向导杆(15)和右X向导杆(23),左滑块(5)、右滑块(27)分别套在左X向导杆(15)和右X向导杆(23)上,与导杆连接成一体,可实现移动和紧固定位,左滑块(5)和右滑块(27)之间固连有Y向导杆(30),冲孔基座(40)、裁剪基座(54)套在Y向导杆(30)上,可实现移动和紧固定位,定位长条座(10)上开有定位槽,固连在左端的两个支柱(19)内侧,定位长条(9)插入定位长条座(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电源模块类绝缘隔膜的通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板(11),托板(12)连接在基础板(11)上,四个支柱(19)固连在基础板(11)的四角,左端的两个支柱和右端的两个支柱之间分别固连有左x向导杆(15)和右x向导杆(23),左滑块(5)、右滑块(27)分别套在左x向导杆(15)和右x向导杆(23)上,与导杆连接成一体,可实现移动和紧固定位,左滑块(5)和右滑块(27)之间固连有y向导杆(30),冲孔基座(40)、裁剪基座(54)套在y向导杆(30)上,可实现移动和紧固定位,定位长条座(10)上开有定位槽,固连在左端的两个支柱(19)内侧,定位长条(9)插入定位长条座(10)的定位槽内,裁剪基座(54)上可转动连接有刀片(53),冲孔基座(40)上可转动连接有压杆(31),冲头(35)插入弹簧(36)和冲孔基座(40)的冲头孔内,通过操作压杆(31)实现冲孔过程,钻套座(33)通过圆形磁铁(34)与冲孔基座(40)磁力贴合,并与冲孔基座(40)可拆卸连接,定位键(13)连接在托板(12)上,定位块(46)、垫台(16)连接在托板(12)上且位置可调,定位块(46)依靠定位键(13)实现定位,绝缘隔膜(55)与定位块(46)的定位台阶贴合后定位,压板(17)连接在垫台(16)可将绝缘隔膜(55)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电源模块类绝缘隔膜的通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裁剪基座(54)的托板部位在定位长条座(10)的定位槽内可左右移动,定位长条(9)在定位长条座(10)的定位槽内可上下位移,上移状态时定位长条(9)靠重力卡在裁剪基座(54)的托板上,上移状态完成最小裁剪尺寸至裁剪基座(54)托板宽度之间尺寸的定位;下移动状态时定位长条(9)靠重力卡在定位长条座(10)的卡槽内,下移状态完成大于裁剪基座(54)托板宽度的尺寸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电源模块类绝缘隔膜的通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孙建邦石乃征赵晓刚柳林吴慎毅王冲杨倩袁冰李博尉卫栋孙韶渝郭志伟张永智高媛朱航侯玥纪唤云魏勇李壮杜柯贺艺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