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光互补,具体为一种用于茶光互补的光伏发电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攀升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的创新技术成为研究热点。茶光互补模式通过在茶园上方架设光伏发电设备,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立体高效利用,既能够产生清洁电能,又能为茶树生长营造特定的光照环境,是实现 “一地多用、农光双赢” 的重要发展方向。
2、然而,现有的茶光互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现有的光伏板角度无法调节,多数系统采用固定角度安装光伏板,无法根据季节变化、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调整光伏板朝向,导致光伏板不能充分接收阳光,导致发电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茶园环境中灰尘、落叶、昆虫排泄物等容易附着在光伏板表面,降低光伏板的透光率,进而影响发电效率,而现有的清洁方式多为人工擦拭或简单的喷水冲洗,不仅清洁效率低、成本高,而且难以彻底清除顽固污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光互补的光伏发电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茶光互补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光互补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组件为若干组,且多组滤光组件均设于光伏板(1)下端,所述滤光组件包括连接块(7)、第一气缸、安装块(9)以及滤光层(10),所述连接块(7)固定安装于第一转板(6)下端,所述连接块(7)内安装有第一气缸,且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滤光层(10),所述滤光层(10)包括外框(101)与过滤膜(102),所述过滤膜(102)安装于外框(101)内壁上,且所述外框(101)与安装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茶光互补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光互补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组件为若干组,且多组滤光组件均设于光伏板(1)下端,所述滤光组件包括连接块(7)、第一气缸、安装块(9)以及滤光层(10),所述连接块(7)固定安装于第一转板(6)下端,所述连接块(7)内安装有第一气缸,且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滤光层(10),所述滤光层(10)包括外框(101)与过滤膜(102),所述过滤膜(102)安装于外框(101)内壁上,且所述外框(101)与安装块(9)直接连接,所述过滤膜(102)为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塑料材料,所述第一气缸安装于第一防护箱(8)内,茶树分布于两组所述光伏板(1)之间,所述光伏板(1)下端设有蓄电池,所述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3)的高度为2.5-3.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光互补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喷组件包括进水管(11)、水箱(12)、出水管(13)、喷头(14)以及驱动件,每组所述光伏板(1)的下端均安装有水箱(12),多个所述水箱(12)的一端均连接有延伸管(15),所述延伸管(15)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16)连接有进水管(11),多个所述进水管(11)的下端预埋于地下,所述水箱(12)的上端等距离连通有出水管(13),多个所述出水管(13)的上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17)连接有喷头(14),多个所述喷头(14)通过驱动件驱动其以0-90度的角度往复转动,所述进水管(11)与出水管(13)上均设有抽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光互补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电机、第一齿轮(19)以及第二齿轮(20),所述转动电机安装于水箱(12)上,所述转动电机上端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9),所述第一齿轮(19)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0),所述第二齿轮(20)与喷头(14)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电机与转动电机分别安装于第二防护箱(4)与第三防护箱(18)内,所述第二防护箱(4)与第一支撑架(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防护箱(18)安装于水箱(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光互补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巡检组件包括设于安装块(9)上端的导向件、第一导轨(21)、第二导轨(22)以及对光伏板(1)进行刷洗和巡检的清理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婷娜,杨玺,鄢顺才,李杨,赵煜,白相违,黄启祥,方豪,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