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无尾矿山的极细尾砂处理系统及矿山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5299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尾矿山的极细尾砂处理系统及矿山生产系统,包括:浓密机组,包括主处理区以及调节区,主处理区布设有至少一套浓密机,调节区布设有至少一套浓密机,浓密机用于缓存、浓缩输入的尾砂;输送机构,输送尾砂;预处理机构,分别连接输送机构以及各浓密机,用于将输送机构输入的尾砂分配至各浓密机;监测反馈系统,分别设置于浓密机组和预处理机构,用于监测来料浓度、来料流量、各浓密机内的尾砂的浓缩状态及放砂浓度;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浓密机组和预处理机构,用于控制预处理机构与各浓密机的连通状态,还用于调节各浓密机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尾矿充填,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无尾矿山的极细尾砂处理系统。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用于无尾矿山的极细尾砂处理系统的矿山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受矿山环保及安全方面更为严苛的要求,尾矿库的总量只减不增,尾矿库新批新建几乎无可能,目前大量矿山均面临尾矿库的库容即将枯竭的问题,即未来大量矿山都将会成为无尾矿山,尾砂的处理是一个难题,因此尾砂流的缓存仓储将变得更为重要,特别在采充能够实现平衡的矿山,尾砂必须要全部用于井下充填,尾砂的缓冲储存为重中之重。另外,国内区域矿产资源自身禀赋一般较差,原矿品位低,为了能更高效的提高选矿回收率,实现高效绿色回收,矿石须磨得更细为选矿提供更好的基础,因此国内矿山选矿后的尾砂普遍较细,出现很多极细尾砂的矿山,极细尾砂在充填井下或回填露天坑过程中,常规浓密设备及工艺在尾砂浓缩、膏体制备、凝固方面都会面临不小挑战,尾砂处置难度大,效果差。目前无尾矿山极细尾砂处置的技术路线通常是:充填井下新老空区或露天坑低成本固化回填,若还有剩余,其他的只能用作建材化利用。

2、为了让极细尾砂实现膏体低成本固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尾矿山的极细尾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尾矿山的极细尾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通过输送管(4)与所述预处理机构连接,所述监测反馈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管(4)的第一流量监测单元(2)以及第一浓度监测单元(3);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浓密机组的上方的分配箱(5),所述分配箱(5)经所述输送管(4)与所述输送机构(1)连接,所述分配箱(5)分别经支管(7)与主处理区(11)的各所述浓密机(12)连接,所述支管(7)的数量与主处理区(11)的所述浓密机(12)的数量匹配,或者,所述分配箱(5)分别经支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尾矿山的极细尾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尾矿山的极细尾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通过输送管(4)与所述预处理机构连接,所述监测反馈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管(4)的第一流量监测单元(2)以及第一浓度监测单元(3);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浓密机组的上方的分配箱(5),所述分配箱(5)经所述输送管(4)与所述输送机构(1)连接,所述分配箱(5)分别经支管(7)与主处理区(11)的各所述浓密机(12)连接,所述支管(7)的数量与主处理区(11)的所述浓密机(12)的数量匹配,或者,所述分配箱(5)分别经支管(7)与各所述浓密机(12)连接,所述支管(7)的数量与所述浓密机(12)的数量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尾矿山的极细尾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浓密机(12)的出料端分别通过输出管与搅拌系统(23)连接,所述监测反馈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各所述输出管的第二流量监测单元(19)以及第二浓度监测单元(20);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主处理区(11)的所述输出管的变向机构(22),所述变向机构(22)与所述调节区(13)的浓密机(12)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所述主处理区(11)的各所述浓密机(12)内的放砂浓度低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主处理区(11)的浓密机(12)的出料端与所述调节区(13)的浓密机(12)的进料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无尾矿山的极细尾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区(13)的浓密机(12)设置有阶梯式排水机构(24),用于在所述主处理区(11)的出料端连通至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亮康瑞海蒋冲郑伯坤江科凡杰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