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5284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管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固定管板、活动模块、间隔板和若干换热管道,壳体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固定管板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侧,活动模块与固定管板相对,间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和出液腔连通,流体从进液口进入进液腔,然后进入出液腔,最终从出液口流出,换热管道位于进液腔和出液腔,换热管道通过通入换热介质,可与在进液腔和出液腔流动的流体进行换热,实现换热器的换热功能,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管板和活动模块,由于活动模块与壳体滑动连接,使得换热管道因热胀冷缩而发生伸缩时,可带动活动模块同步滑动,从而可避免换热管道折弯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列管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1、列管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其主要通过管内流体和腔内流体的换热作用进行换热。

2、如公告号为cn118912980b的专利文件公开的列管换热器,其包括壳体、螺旋隔板组件及换热管组件,壳体设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螺旋隔板组件围成相连通的旋入腔和旋出腔,旋入腔与第二入口连通,旋出腔与第二出口连通;换热管组件包括多根穿设于旋入腔和旋出腔的换热管,且连通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热量较高的流体进入换热管,与旋入腔和旋出腔内热量较低的流体通过换热管管壁的导热实现换热,且该列管换热器通过在壳体内安装螺旋隔板组件并构成相连通的旋入腔和旋出腔,进而消除换热死角,提高换热效率。

3、虽然上述列管换热器可通过换热管管内流体和腔内流体进行换热,但由于换热前后管内流体和腔内流体的温度存在不同,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使得换热管容易在换热过程中发生变形甚至折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模块包括活动管板和折流罩,所述活动管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折流罩连接于所述活动管板,所述折流罩与所述活动管板之间形成折流腔,所述换热管道固定于所述活动管板并与所述折流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罩与所述活动管板的一侧贴合,所述活动模块还包括衬垫和锁杆,所述衬垫与所述活动管板的另一侧贴合,所述锁杆连接所述衬垫和所述折流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列管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模块包括活动管板和折流罩,所述活动管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折流罩连接于所述活动管板,所述折流罩与所述活动管板之间形成折流腔,所述换热管道固定于所述活动管板并与所述折流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罩与所述活动管板的一侧贴合,所述活动模块还包括衬垫和锁杆,所述衬垫与所述活动管板的另一侧贴合,所述锁杆连接所述衬垫和所述折流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列管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固定于所述固定管板远离所述活动管板的一侧,所述活动管板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部分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另一部分换热管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模块还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所述折流腔并与所述第一隔板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折流腔分隔形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位于所述进液腔的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第一子腔连通,位于所述出液腔的换热管道与所述第二子腔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轩李从元李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毅远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