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布式光伏,具体涉及一种适应性强的分布式光伏结构。
技术介绍
1、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
2、现有的分布式光伏在安装使用时通常采用安装架固定在屋顶或地面,在安装时为了能够使光伏板正常接受太阳光照,光伏板都是直接暴露在外,这样很容易导致光伏板出现损坏或有杂物掉落到光伏板上,影响光伏板接收阳光进行发电;由于光伏板通常平铺安装在屋顶,在日常维护中不方便对表面进行清理,而且由于光伏板在工作过程中,仅有10%-20%的太阳能被转化为电能,其余太阳能均以热量的形式耗散,这使得光伏板在太阳暴晒的情况下,表面温度极高,此时光伏板的发电效率将明显衰减,并且长期时间发烫还将影响其使用寿命。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应性强的分布式光伏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性强的分布式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结构包括光伏主体(1)、安装在光伏主体(1)上的防护罩(5)、设置在防护罩(5)外的清理机构(2)和位于光伏主体(1)一侧的散热机构(4),所述光伏主体(1)包括外框架(12)、安装在外框架(12)下侧的支撑座(11)和安装在外框架(12)内的光伏板(13),所述防护罩(5)固定在外框架(12)上,且将光伏板(13)完全罩设,并在防护罩(5)与光伏板(13)之间形成散热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分布式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清理板(21),所述清理板(2)布设在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性强的分布式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结构包括光伏主体(1)、安装在光伏主体(1)上的防护罩(5)、设置在防护罩(5)外的清理机构(2)和位于光伏主体(1)一侧的散热机构(4),所述光伏主体(1)包括外框架(12)、安装在外框架(12)下侧的支撑座(11)和安装在外框架(12)内的光伏板(13),所述防护罩(5)固定在外框架(12)上,且将光伏板(13)完全罩设,并在防护罩(5)与光伏板(13)之间形成散热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分布式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清理板(21),所述清理板(2)布设在防护罩(5)外表面;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2)和移动丝杆(35),所述移动丝杆(35)转动安装在光伏主体(1)的一侧,在光伏主体(1)对应移动丝杆(35)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驱动座(31),移动丝杆(35)转动安装在两个驱动座(31)之间,所述驱动电机(32)安装在其中一侧的驱动座(31)内,其输出端与移动丝杆(35)传动连接,并带动移动丝杆(35)转动,所述移动丝杆(35)的外侧套设有丝杆螺母(36),所述清理板(21)安装在丝杆螺母(36)的一侧,并与移动丝杆(35)相互垂直;通过驱动电机(32)控制移动丝杆(35)转动,从而控制清理板(21)沿着防护罩(5)表面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分布式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2)为u型框架,其内侧开设有u型槽,在外框架(12)的敞口侧设有限位板(14),所述光伏板(13)从u型外框架的敞口端插入外框架的u型槽内,并通过限位板(14)固定限位,在限位板(14)内侧设有安装槽(15),光伏板(13)邻近限位板(14)的侧边卡入安装槽(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分布式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5)通过粘合胶贴合安装在外框架(12)上,所述隔离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焱,崔周通,余智超,王振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