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5265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涉及宽体金线蛭繁殖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固定部件,包括,固定部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顶端的支撑杆;防护部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杆顶部的盖板组件、设置于盖板组件内部的推拉组件,以及设置于推拉组件一侧的限制组件;盖板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杆顶部的繁殖壳体。本技术将移动套筒向靠近繁殖壳体外侧的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楔块会位于凹槽的上方,而在弹簧的作用下楔块会向下移动,由于楔块存在斜面,因此会将拉杆顶出,并卡进凹槽中,完成对防护盖板固定,从而完成对防护盖板的固定,然后向相反的方向将拉杆推回,在凹槽的作用下,会将楔块顶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


技术介绍

1、宽体金线蛭是黄蛭科、金线蛭属环节动物,又叫马蛭、宽身金线蛭、宽身马蛭。体纺锤形,侧扁;具眼5对,列成弧形;颚齿不发达;背部有5条由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中央1条色较深;体环107个,环带明显;肛门在体后端背面;前后端各有1个吸盘,前吸盘较小。体背面暗绿色,腹面淡黄色,杂有不规则的茶绿色斑点。

2、传统的金线蛭的繁殖方式为有土繁殖,但是此种繁殖方法种蛭入土的时间较长从而导致成活率较低,另外在成熟时,需要人工将其挖出,且在挖掘的过程中容易伤到水蛭,且容易受到土传病的影响,从而降低金线蛭的成活率。

3、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用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通过水培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有土繁殖,从而避免上述问题,提高金线蛭的成活率,解决了现有的有土繁殖,金线蛭成活率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板(201b)与繁殖壳体(201a)铰接,所述防护盖板(201b)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为透明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202b)与抵挡板(202c)固定连接,所述抵挡板(202c)滑动连接在固定套筒(202a)的内部,所述拉簧(202d)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筒(202a)的内部和抵挡板(202c)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板(201b)与繁殖壳体(201a)铰接,所述防护盖板(201b)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为透明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202b)与抵挡板(202c)固定连接,所述抵挡板(202c)滑动连接在固定套筒(202a)的内部,所述拉簧(202d)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筒(202a)的内部和抵挡板(202c)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202b)与移动套筒(203b)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套筒(203b)与楔块(203d)滑动连接,所述弹簧(203c)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套筒(203b)的内部和楔块(203d)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繁殖的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水部件(300),所述换水部件(300)包括设置于所述繁殖壳体(201a)外壁的换水组件(301)、设置于所述繁殖壳体(201a)内部的清洁组件(302),以及设置于所述繁殖壳体(201a)外壁的换气组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大正孙小芳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承开中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