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系统及其进排液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5252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26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储能系统及其进排液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包括冷却液回路、制冷剂回路、换热装置、液冷板和电池包,制冷剂回路包括制冷剂主路和制冷剂支路,换热装置包括与冷却液回路连通的冷却液管路和与制冷剂主路连通制冷剂管路,液冷板包括与冷却液回路连通的冷却液流道和与制冷剂支路连通的制冷剂流道,电池包与液冷板贴合。制冷剂流道的进液口设有温控开关,当电池包温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温控开关关闭,液冷板通过冷却液对电池包冷却降温,当电池包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温控开关开启,液冷板通过冷却液和制冷剂对电池包冷却降温,使得制冷剂在特定工况下流入液冷板,以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降低储能系统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特别是一种储能系统及其进排液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储能系统主要通过风冷、液冷以及风冷和液冷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冷却降温,以将储能系统内部的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而保障储能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当储能系统采用液冷的方式进行冷却降温时,可以采用液冷板与电池包贴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冷却降温,使得液冷板内流通的冷却液和/或制冷剂能够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带走电池包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热量,从而保障电池包的工作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2、在现有技术中,若液冷板内仅流通冷却液和制冷剂中的一种,则会导致液冷板整体的制冷效果降低,但若液冷板内同时流通冷却液和制冷剂,则会导致储能装置整体的能耗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及其进排液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独流通冷却液或制冷剂时制冷效果降低,同时流通冷却液和制冷剂时能耗升高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包括冷却液回路、制冷剂回路、换热装置、液冷板和电池包。制冷剂回路包括制冷剂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开关包括阀门和驱动件,所述阀门安装于所述制冷剂流道内,并与所述制冷剂流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阀门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阀门相对于所述制冷剂流道转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制冷剂流道的进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形状记忆合金,沿所述液冷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门板连接,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剂流道的顶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流道还设置有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开关包括阀门和驱动件,所述阀门安装于所述制冷剂流道内,并与所述制冷剂流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阀门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阀门相对于所述制冷剂流道转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制冷剂流道的进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形状记忆合金,沿所述液冷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门板连接,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剂流道的顶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流道还设置有凹槽,所述温控开关还包括导向柱和弹性件,所述导向柱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弹性件套接于所述导向柱的外壁,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壁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门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排液阀,所述排液阀安装于所述凹槽的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和检测装置,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或信号连接,并与所述排液阀和/或所述驱动件电连接或信号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液冷板朝向所述电池包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件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俊云张鲁华李剑华王诗铭史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储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