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241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其包括外壳单元及内封单元,所述外壳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空腔,其上开设有均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以与空气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以与二氧化碳气体管路连通,所述出气口用以与水气瓶内腔连通;所述内封单元包括堵头及驱动组件,所述堵头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堵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堵头交替封堵所述第一进气口或者所述第二进气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不仅可以实现与空气管路和二氧化碳气体管路的连通,还实现在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之间来回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


技术介绍

1、电子内窥镜所配的水气瓶是手术过程中冲洗用纯净水的容器以及气体的中转装置,其自带的进气通道与电子内窥镜自带的空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气源为外环境普通空气。手术过程中长时间使用空气气源会引发肠腔积气而导致术后人体不适与腹部疼痛,而输入二氧化碳气体可有效防止、缓解积气的情况,同时避免和减轻内镜下电刀手术对组织的灼伤,利于术后恢复。

2、现有的电子内窥镜(如申请号为201910663544.9中公开的一种自动送水、送气的电子内窥镜系统)所配的水气瓶的空气进气接口与出水接口为一个双层管道,内管出水,外管进气,空气进气接口无法与二氧化碳气体泵的出气口连接,少部分水气瓶的接头虽然可与二氧化碳气体泵的出气口连通,但是并不能在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间来回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内窥镜所配的水气瓶的接头并不能在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间来回切换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空腔均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弧形壁上,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为柱状结构,并密封转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堵头上开设有一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的进气端位于所述堵头的弧形壁上,所述过流通道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堵头的一侧壁上,并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握杆、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空腔均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弧形壁上,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为柱状结构,并密封转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堵头上开设有一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的进气端位于所述堵头的弧形壁上,所述过流通道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堵头的一侧壁上,并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握杆、卡接轴及弹性件,所述转轴与所述堵头同轴设置,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堵头的另一侧壁固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转动伸出至所述空腔外,所述握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接,所述卡接轴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并滑动设置于所述握杆上,所述卡接轴可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接轴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部和所述握杆固接,以使所述卡接轴靠近所述壳体的端部与所述壳体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上开设有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卡接轴滑动贯穿所述导向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气瓶外部气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单元还包括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固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壁上,所述卡接板上开设有第一卡孔、第二卡孔及第三卡孔,所述第一卡孔、所述第二卡孔及所述第三卡孔均位于所述卡接轴的转动路径上,并均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得元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功匠内窥镜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