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即时可控的负压吸引鞘。
技术介绍
1、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治疗肾结石患者(>2cm)的重要方法之一。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需要使用大量灌注水冲洗集合系统,保持术中视野清晰,并冲出碎石粉末。在何永忠、盛明、赖德辉等作者在现代泌尿外科杂志中发表的“负压清石鞘在经皮肾取石手术中应用”中提到:术中短时间时间大量灌注,使术中肾盂内压升高,可高达200mmhg,远高于返流阈值。清石时间延长,细菌和内毒素随灌注液吸收入血,术后发热、脓毒血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可高达21.0%~32.1%,而0.3%~4.7%的患者发展成为脓毒血症,严重时可引起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为了降低肾盂内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多种降低术中肾盂内压的辅助设备或器材相应问世。负压吸引鞘的出现,相对于其他设备来说,该器材简单易行、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2、但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有的负压吸引鞘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是肾结石在碎石过程中难以被完全粉末化,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时可控的负压吸引鞘,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接头(1)、设置在鞘管接头(1)侧壁上的负压接头(2)以及与鞘管接头(1)同轴连接的鞘管(3);所述的鞘管接头(1)的侧壁上设有负压接口,所述的负压接头(2)与负压接口连接;所述的鞘管(3)包括与鞘管接头(1)连接的第一直管(31)、与第一直管(31)末端连接的锥形管(32)以及与锥形管(32)末端连接第二直管(33);所述的第一直管(31)上设有用于控制负压大小的排石孔(34),所述的排石孔(34)与第二直管(33)末端之间的距离为10~12cm;所述的第二直管末端的负压大小通过排石孔(34)进行调节控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时可控的负压吸引鞘,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接头(1)、设置在鞘管接头(1)侧壁上的负压接头(2)以及与鞘管接头(1)同轴连接的鞘管(3);所述的鞘管接头(1)的侧壁上设有负压接口,所述的负压接头(2)与负压接口连接;所述的鞘管(3)包括与鞘管接头(1)连接的第一直管(31)、与第一直管(31)末端连接的锥形管(32)以及与锥形管(32)末端连接第二直管(33);所述的第一直管(31)上设有用于控制负压大小的排石孔(34),所述的排石孔(34)与第二直管(33)末端之间的距离为10~12cm;所述的第二直管末端的负压大小通过排石孔(34)进行调节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时可控的负压吸引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石孔(34)为椭圆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时可控的负压吸引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石孔(34)的直径为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时可控的负压吸引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