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损伤可重复使用的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方法,属于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1、与传统气承式膜结构相比,气肋式膜结构可实现开洞通风、局部气肋更换、装配安装拆卸等。不同于气承式膜结构的低内压(一般300-500pa),气肋式膜结构对应气肋单元属于高压(可达到5000-10000pa),气肋单元破坏时会引起爆破,对周围的人物造成损伤。
2、传统大跨度气肋式膜结构成型过程中,气肋单元两侧的充气装置不足以将气肋完全成型,传统方法为借助于人工推举工具、大型机械起吊等方式提供支撑点;此外,气肋式膜结构由独立气肋单元装配而成,当某一气肋单元需要检测维修时,传统方法为借助于大型机械设备提供平台。上述方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3、人工推举工具、大型机械的使用增加了施工成本,不符合绿色环保的施工原则;有可能对气肋膜材造成刺破、撞击或挤压等破坏,进而引起高压气肋单元的爆破。此外,大跨度气肋单元采用两侧直接充气成型,局部会产生弯折,进而造成局部内压过大,增大成型过程中爆破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损伤可重复使用的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伤可重复使用的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和气肋式膜结构之间没有任何的相互连接,依托下部充气膜结构的托举能力,由气承式膜结构来支撑气肋式膜结构;通过所述支撑模块的充气膨胀,为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维修、检测提供辅助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伤可重复使用的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为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提供支撑时,先布置支撑模块、充气装置、底部连接装置,再在其上方布置气肋式膜结构;所述支撑模块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损伤可重复使用的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伤可重复使用的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和气肋式膜结构之间没有任何的相互连接,依托下部充气膜结构的托举能力,由气承式膜结构来支撑气肋式膜结构;通过所述支撑模块的充气膨胀,为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维修、检测提供辅助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伤可重复使用的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为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提供支撑时,先布置支撑模块、充气装置、底部连接装置,再在其上方布置气肋式膜结构;所述支撑模块为气肋式膜结构的维修、检测提供支撑时,在已经成型的气肋式膜结构下方布置支撑模块、充气装置、底部连接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伤可重复使用的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损伤可重复使用的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承式膜结构单元的形状简单对称且表面光滑,水平投影为胶囊形、圆形、椭圆或矩形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损伤可重复使用的气肋式膜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气承式膜结构单元没有门窗洞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娥,段亚浩,王迎澳,赵森,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