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尾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158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炉尾小车,其包括移动车体及设置在移动车体上的第一顶推装置及第二顶推装置,第一顶推装置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推板,第二顶推装置第一端设置有第二顶推板。本技术通过第一顶推板及第二顶推板分别与两个内串式石墨化炉的炉尾处的导电电极进行抵接,从而使得两个内串式石墨化炉内的待石墨化的电极柱连接在一起,配合外部供电设备与第一石墨化炉的炉头的导电电极及第二石墨化炉的炉头的导电电极连接,同时给第一石墨化炉及第二石墨化炉进行供电,使得第一石墨化炉和第二石墨化炉串接起来,整体的炉芯的长度相比于传统的单个石墨化炉结构的炉芯长度大大增加,提高两个石墨化炉的产热效率,进而有效提高石墨化炉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电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炉尾小车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每个石墨化炉仍然采用单独修建的方式建造而成,每个石墨化炉的炉头和炉尾均需要设置导电电极,通过回路方式让单个炉体中炉头的导电电极及炉尾的导电电极导通进行供电,石墨化生产传统模式为间歇式单炉送电方式,其原理为一台整流变压器对一台石墨化炉进行送电,当一个送电周期结束后重新再返回到另一台石墨化炉时行送电,如此循环下去。这种循环生产方式产量低。

2、故而亟需提出一种炉尾小车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炉尾小车,使得两个石墨化炉上炉尾的导电电极通过连接母排连接在一起,有效提高石墨化炉的生产效率。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炉尾小车,其包括移动车体及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上的第一顶推装置及第二顶推装置,所述第一顶推装置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推板,所述第二顶推装置第一端设置有第二顶推板,所述第一顶推板用于连接第一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尾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体及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上的第一顶推装置及第二顶推装置,所述第一顶推装置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推板,所述第二顶推装置第一端设置有第二顶推板,所述第一顶推板用于连接第一石墨化炉的炉尾的导电电极,所述第二顶推板用于连接第二石墨化炉的炉尾的导电电极,所述第一顶推板及所述第二顶推板通过连接母排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石墨化炉及所述第二石墨化炉为两个内串式石墨化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尾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排由多个上下排列设置的软连接排组合而成,所述软连接排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推板上,所述软连接排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推板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尾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体及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上的第一顶推装置及第二顶推装置,所述第一顶推装置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推板,所述第二顶推装置第一端设置有第二顶推板,所述第一顶推板用于连接第一石墨化炉的炉尾的导电电极,所述第二顶推板用于连接第二石墨化炉的炉尾的导电电极,所述第一顶推板及所述第二顶推板通过连接母排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石墨化炉及所述第二石墨化炉为两个内串式石墨化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尾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排由多个上下排列设置的软连接排组合而成,所述软连接排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推板上,所述软连接排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推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尾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排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连接母排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推板的前后两侧,两所述连接母排另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推板的前后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尾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推装置第二端用于与外部反力墙连接,所述第二顶推装置第二端用于与外部反力墙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尾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推装置还包括第一顶推机构,所述第二顶推装置还包括第二顶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尾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杆一端及所述第二抵杆一端均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湘滨夏付却王雅程刘金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夏特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