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棒压入上巣和伞头接合的伞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129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18
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中棒压入上巣和伞头接合的伞具,属于伞具技术领域。该伞具包括中棒、上巢和伞头,上巢和伞头分别设置在中棒的两端,中棒的两端均设置有凸扣,凸扣一体成型于中棒上,上巢和伞头均具有供中棒插入的插孔,上巢和伞头上均开设有供凸扣卡入的扣孔,扣孔位于插孔的侧壁本技术利用塑胶制成的上巢所具有的变形能力,使得上巢能够通过直接压入的方式,让带有凸扣的中棒能够直接插入插孔内并最终卡入扣孔内,实现伞头和上巢与中棒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替代传统的利用插销等固定件进行固定的方式,能够使得装配过程更加简便,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具,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中棒压入上巣和伞头接合的伞具


技术介绍

1、伞具一般由伞面、作为主支撑的中棒、若干用于支撑伞面的主伞骨、用于撑开伞面的支伞骨以及位于中棒末端的伞头组成,主伞骨连接在固定于中棒上的上巢上,支伞骨连接在滑动在中棒上的下巢上,现有的上巢和伞头与中棒之间的连接通常通过插销实现,装配过程较为麻烦,不易操作,影响了伞具的装配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新型伞具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中棒压入上巣和伞头接合的伞具。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中棒压入上巣和伞头接合的伞具,包括中棒、上巢和伞头,所述上巢和伞头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棒的两端,所述中棒的两端均设置有凸扣,所述凸扣一体成型于所述中棒上,所述上巢和所述伞头均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棒压入上巣和伞头接合的伞具,包括中棒(1)、上巢(2)和伞头(3),所述上巢(2)和伞头(3)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棒(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1)的两端均设置有凸扣(4),所述凸扣(4)一体成型于所述中棒(1)上,所述上巢(2)和所述伞头(3)均具有供中棒(1)插入的插孔,所述上巢(2)和所述伞头(3)上均开设有供凸扣(4)卡入的上巢扣孔(8)和伞头扣孔(9),所述上巢扣孔(8)和伞头扣孔(9)位于所述插孔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棒压入上巣和伞头接合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扣(4)的纵向截面呈三角状,所述凸扣(4)的上端面为斜面,所述凸扣(4)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棒压入上巣和伞头接合的伞具,包括中棒(1)、上巢(2)和伞头(3),所述上巢(2)和伞头(3)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棒(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1)的两端均设置有凸扣(4),所述凸扣(4)一体成型于所述中棒(1)上,所述上巢(2)和所述伞头(3)均具有供中棒(1)插入的插孔,所述上巢(2)和所述伞头(3)上均开设有供凸扣(4)卡入的上巢扣孔(8)和伞头扣孔(9),所述上巢扣孔(8)和伞头扣孔(9)位于所述插孔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棒压入上巣和伞头接合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扣(4)的纵向截面呈三角状,所述凸扣(4)的上端面为斜面,所述凸扣(4)的下端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棒压入上巣和伞头接合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1)包括若干套管(5),若干所述套管(5)依次嵌套,且相邻所述套管(5)之间相互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凸扣(4)分别设置在最内侧的套管(5)和最外侧的套管(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棒压入上巣和伞头接合的伞具,其特征在于:直径最大的所述套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田戴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春添福雨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