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区块链,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应用于生产线的双链融合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数字化浪潮的深度渗透下,5g通信、智慧金融、工业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演进,推动社会各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特别是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工业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重构了传统生产模式。由于电子产品加工全流程产生的海量过程数据存在采集链路复杂、动态存储不稳定等问题,极易造成关键加工参数断链式缺失,致使成品质量异常时难以精准定位工艺缺陷源。
2、针对上述行业痛点,当前业界普遍采用物联传感网络构建全流程监控体系。尽管此类系统通过设备互联初步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可视化追溯,但其底层架构仍采用中间代理架构或主从式架构,所有终端设备必须经由集中式数据中心完成身份认证与数据交互。这种中心化运维模式在遭遇硬件故障、网络攻击等异常情况时,不仅可能导致核心数据库崩溃引发历史数据湮灭,更存在权限管理漏洞下的数据恶意篡改风险,致使最终形成的质量追溯报告既无法满足数据完整性要求,又难以获得供应链上下游的普遍采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生产线的双链融合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于生产线的双链融合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节点属性还包括生产节点的生产能力指数和生产类别编号,每个生产节点的生产类别编号均不相同,基于节点属性并利用反向聚类算法对所有生产节点以初始聚类中心为基础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生产节点簇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应用于生产线的双链融合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优化目标的表达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应用于生产线的双链融合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优化目标的表达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生产线的双链融合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于生产线的双链融合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节点属性还包括生产节点的生产能力指数和生产类别编号,每个生产节点的生产类别编号均不相同,基于节点属性并利用反向聚类算法对所有生产节点以初始聚类中心为基础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生产节点簇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应用于生产线的双链融合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优化目标的表达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应用于生产线的双链融合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优化目标的表达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应用于生产线的双链融合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同一生产节点簇中的所有生产节点作为区块链节点构建基础溯源链,并将所有综合生产数据整合后生成基础区块链账本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应用于生产线的双链融合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贝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软通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