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4987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0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直放站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光纤链路中偏振模色散引发的信号时延畸变问题,是通过分离正交偏振态信号并提取频域特征;利用多项式拟合和频域插值算法,结合偏振态时延频谱混沌度指数和相位高阶动态变率指数,动态调整模型复杂度,生成了准确的非线性时延模型,克服了传统方法对非线性时延建模的不足;基于该模型反向计算时延补偿量并映射为相位预畸变参数,形成了全频段时延梯度补偿矩阵,通过相位预畸变有效补偿了光纤链路中的时延频散效应;进而实现了对宽频信号时延的平坦化校正,提升了接收端信号的解调性能,确保了直放站在高频大带宽场景下的通信质量,满足了高精度业务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放站,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直放站光纤拉远系统中,高频宽频信号的远距离传输依赖光纤链路的低损特性,但实际工程中,光纤因制造工艺限制与外部环境扰动,其内部偏振特性呈现非理想均匀分布。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因偏振模色散效应发生正交偏振态分离,不同偏振分量以群速度差异传播,导致信号时延在频域上呈现非均匀畸变。此类现象在超宽带多载波信号传输中尤为突出,成为制约高频通信性能的关键物理层损伤。

2、传统时延补偿方法仅针对线性时延或固定频偏进行全局校正,而偏振模色散引发的时延畸变与信号频率呈非线性关联,导致补偿后的信号在频域仍存在残余时延梯度。这种非线性时延梯度会破坏多载波信号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引发符号间干扰与相位噪声,使得接收端解调性能显著劣化。现有技术因缺乏对时延-频率非线性耦合关系的动态建模能力,无法实现宽频信号的时延平坦化校正,导致直放站在高频大带宽场景下的通信质量难以满足高精度业务需求。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放站双向通信的时延补偿控制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小钿郑贵源林培坚王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万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