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散热防爆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4920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0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散热防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散热防爆外壳,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一扇叶,第一扇叶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扇叶,第二扇叶下表面安装有探测仪,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进行旋转完成散热工作的散热机构,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扇叶、第二扇叶和探测仪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扩大探测仪探测范围的探测机构,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上设置有形变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在外壳内壁顶面的第一U型承载座,第一U型承载座上转动连接有齿轮一,第一U型承载座上贯穿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中空型电动伸缩杆,中空型电动伸缩杆上套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齿轮二和齿轮三,齿轮二与齿轮一相互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散热防爆,具体是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散热防爆外壳


技术介绍

1、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

2、目前现有的电池外壳往往只是简单的防护作用,外壳内会安装一个散热风扇对电池进行一个散热工作,难以达到一个防爆效果,而电池外壳或单体电芯出现明显的鼓胀变形,表示电池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有较高概率转化为热失控和燃烧,现有的电池外壳只有在将其拆开过后才好对电池的鼓胀变形进行查看,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难以对电池的鼓胀变形进行查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散热防爆外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散热防爆外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下表面安装有探测仪,所述外壳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散热防爆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一扇叶(21),所述第一扇叶(21)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扇叶(22),所述第二扇叶(22)下表面安装有探测仪(3),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扇叶(21)和第二扇叶(22)进行旋转完成散热工作的散热机构,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扇叶(21)、第二扇叶(22)和探测仪(3)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扩大探测仪(3)探测范围的探测机构,所述第一扇叶(21)和第二扇叶(22)上设置有形变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在外壳(1)内壁顶面的第一U型承载座(41),所述第一U型承载座(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散热防爆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一扇叶(21),所述第一扇叶(21)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扇叶(22),所述第二扇叶(22)下表面安装有探测仪(3),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扇叶(21)和第二扇叶(22)进行旋转完成散热工作的散热机构,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扇叶(21)、第二扇叶(22)和探测仪(3)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扩大探测仪(3)探测范围的探测机构,所述第一扇叶(21)和第二扇叶(22)上设置有形变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在外壳(1)内壁顶面的第一u型承载座(41),所述第一u型承载座(41)上转动连接有齿轮一(42),所述第一u型承载座(41)上贯穿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中空型电动伸缩杆(43),所述中空型电动伸缩杆(43)上套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齿轮二(44)和齿轮三(45),所述齿轮二(44)与齿轮一(42)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电池的散热防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型电动伸缩杆(43)包括与第一u型承载座(41)转动连接的上杆体,以及位于第一u型承载座(41)下方且与上杆体伸缩插接的下杆体,所述齿轮二(44)套接在中空型电动伸缩杆(43)的上杆体上,所述齿轮三(45)套接在中空型电动伸缩杆(43)的下杆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储能电池的散热防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承载座(46),所述第二u型承载座(46)上贯穿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环形框(47),所述环形框(47)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齿轮三(45)相互啮合的内齿圈一(4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储能电池的散热防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47)下端固定连接有圆板(49),所述圆板(49)上开设有四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限位槽(410),每个所述限位槽(410)内均贯穿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杆(411),四个所述第一扇叶(21)分别固定在四个滑动杆(411)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奕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莱富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