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作物轮作的蚯蚓种源快速扩繁及无损收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4914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0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蚯蚓养殖和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稻田作物轮作的蚯蚓种源快速扩繁及无损收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稻田采用冬季作物和夏季作物进行旱作轮作建立蚯蚓种苗田,根据种苗田蚯蚓种群密度X,确定蚯蚓留种比例Y和蚯蚓收获比例B,通过种植冬季作物及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物料的输入,确保幼蚓食物的充分供应,增加田间成年蚯蚓的种群基数;冬季作物收获后种植夏季作物,降低蚯蚓产卵和夏眠阶段、蚯蚓卵孵化阶段的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湿度,使夏季土壤温度及土壤适度维持在成年蚯蚓可耐受范围内,从而促进成年蚯蚓顺利产卵并安全通过夏眠,确保蚯蚓卵正常孵化,实现了蚯蚓种源的快速扩繁,有效缓解农田蚯蚓规模化生态种养种源紧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蚯蚓养殖和收集,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作物轮作的蚯蚓种源快速扩繁及无损收集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高端蛋白原料备受消费市场青睐。蚯蚓又称地龙,其性寒,味咸,具有清热定惊、通络、镇痉、止喘、利尿等功效。蚯蚓是家禽养殖、淡水鱼养殖饲料的动物性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以蚯蚓为代表的动物蛋白的市场缺口逐年增大。

2、药用加工蚯蚓主要靠人工从土壤中挖取、电捕或药诱蚯蚓来满足需求,常年的捕杀造成蚯蚓资源越来越少。此外,传统蚯蚓养殖存在基础设施投入大、规模养殖场地选择难及用工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农田蚯蚓规模化生态种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解决农田蚯蚓规模化生态种养种源紧缺及种源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基于作物轮作的蚯蚓种源快速扩繁及无损收集方法,定量蚯蚓种苗田与生态种养田投种比值,破解蚯蚓种源紧缺的问题,实现蚯蚓种源的无损快速收集,降低蚯蚓养殖成本。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蚯蚓种源快速扩繁和收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蚯蚓种源快速扩繁和收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的施加量为200~300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产卵和夏眠阶段,保持土壤温度≤32℃,湿度为30~40%的方法包括:间隔15~20d灌一次跑马水,地上部作物进行绿色覆盖、秸秆覆盖及合理灌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卵孵化阶段,保持土壤温度20~26℃,湿度为35~50%的方法包括:间隔7~10d灌一次跑马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蚯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蚯蚓种源快速扩繁和收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的施加量为200~300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产卵和夏眠阶段,保持土壤温度≤32℃,湿度为30~40%的方法包括:间隔15~20d灌一次跑马水,地上部作物进行绿色覆盖、秸秆覆盖及合理灌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卵孵化阶段,保持土壤温度20~26℃,湿度为35~50%的方法包括:间隔7~10d灌一次跑马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蚯蚓收获比例b后,还包括:根据所述蚯蚓种群密度x和所述蚯蚓收获比例b,确定蚯蚓生态种养田面积与蚯蚓种苗田面积的比值l,比值l=x×b/30,将收获后的蚯蚓投种蚯蚓生态种养田进行养殖。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蚯蚓的方式包括:埋设蚯蚓收集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胡丽琴刘玲玲文丽程凯凯唐海明汪柯石丽红郑勇江鹏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耕地与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