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计量装置的温度智能标定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4775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能计量装置的温度智能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PID温度调节电路与加热元件相接;设有标准温度传感器及标准温度计,标准温度传感器、标准温度计的输出通过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接,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还相接有扫描传输刻录模块。具有操作简单,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具有高精确度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热能量计量装置的标定、检定装置,尤其是一 种操作简单,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具有高精确度的热能计量装置 的温度智能标定系统。技术背景目前,为了贯彻节能减排这一基本国策,对居民、厂矿、工建等冬天取暖 (热能)、夏天采凉(冷能)的能耗均需进行测量。现有的(冷)热能计量装置 是根据世界上最先进的能量计能公式^= f /t.A^ W而设计的,即将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系统回路入口、出口处,以测量系统温差,同时设有流量计测 量流过系统的体积。鉴于当前流量计技术已比较成熟,因此系统温差的测量精 度就成为热能计量装置的关键,测量精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用户或供暖单位的 经济利益。为了保证测量精度,通常需要对两个配对的温度传感器在生产厂家 出厂前进行标定,在用户使用前进行检定。无论是标定还是检定,现有的做法 都是将热能测量装置的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置于两个恒温水(进水、回水)槽内, 一般取15"C和55'C两个温度点,同时将标准温度计也置于这两个恒温水槽内,依靠人工肉眼观察,判断被标定热能测量装置的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显示值 与标准温度计的差值,如符合国家对单只温度传感器的准确度误差要求,即为合格产品。现有的检定或标定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 人工操作、肉眼观察,不仅容易产生误差、不能保证标定或检定的准确 度,而且工作效率低,产量小,满足不了工业化生产要求;2. 由于温度传感器体现的温度特性曲线并不是线性的,即使在这两个温度 点上标定合格,也并不能保证在任何工况下的温度误差均符合要求,标定的可 靠性较低;3. 温度量值没有可溯源性,如果能量计量出现误差,无法利用485接口将 原始标定数据回馈,覆盖跑飞的程序,只能重新标定,费时费力;4. 即使标定为合格产品,但是当两个温度传感器的误差均为最大极限误差 时,将导致所测量的系统温差误差加大,如工况为100'C,最大系统温差误差可达1.6。C,如不加以补偿,此误差将给消费者带来额外的经济损失;如以此误 差作为零点补偿值而不计算在内,又将给生产企业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 单,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具有高精确度的热能计量装置的温度智 能标定系统。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热能计量装置的温度智能标定系统, 其特征在于设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PID温度调节电路与加热元件相接; 设有标准温度传感器及标准温度计,标准温度传感器、标准温度计的输出通过 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接,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还相接有扫描传输 刻录模块。所述的标准温度计是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所述模/数转换电路是六位半 数量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微处理器通过PID温度调节电路与加热元件相接,可通过piD调节方式自动控制水槽温度在规定时间内以rc递增, 在工况温度区域内,温度每变化rc即由所设置的标准温度传感器及温度计向 微处理器提供标准数据,再由微处理器即时通过扫描传输刻录模块将标准温度 值、温度传感器传输的Q值逐一刻录到被标(检)定热计量装置的ic中以替代 原数值进行温度标定(检定),同时将所标定的数据储存至微处理器中。具有 如下优点1. 微处理器智能操作,可克服现有技术的肉眼观察所产生的误差,保证了 标定或检定的准确度,即使不进行零点补偿,也不会给消费者、供热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一次可对多块热能测量装置进行标定,工作效率高,产量高,可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2. 由于在工况温度区域内温度每变化rc就是一个标定点,可以保证在任何温度点的误差均符合国家要求,提高了标定的可靠性;3. 所存贮的温度量值使热能测量装置具有可溯源性,如果能量计量出现误 差,可利用485接口将原始标定数据回馈,覆盖跑飞的程序,无需重新标定, 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设有微处 理器(单片机、DSP数字处理器等工控机),微处理器通过PID温度调节电路 与加热元件相接;设有标准温度传感器及标准温度计,标准温度传感器、标准 温度计的输出通过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接,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 还相接有扫描传输刻录模块(XSL/A),扫描传输刻录模块可内置于微处理器之 内或之外。标准温度传感器是同被检(标)热能计量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同规格 型号、同温度响应时间且重复型稳定的温度传感器。标准温度计可以是二等标 准铂电阻温度计,模/数转换电路可以是六位半数量(显)表。工作原理标定或检定时,将多块热能测量装置与扫描传输刻录模块相接,每块热能 测量装置的两个温度传感器均置入设有加热元件的水槽内,在工况温度区域内,如5-C 95t:,微处理器通过PID温度调节电路控制加热元件,使水槽温度在规定时间内以rc递增,温度每变化rc即由所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及温度计向微处理器提供标准数据,再由微处理器即时通过扫描传输刻录模块将标准温度值、温度传感器传输的Q值逐一刻录到被标(检)定热计量装置的IC中以替代原数值进行温度标定(检定),同时将所标定的数据储存至微处理器中。权利要求1.一种热能计量装置的温度智能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PID温度调节电路与加热元件相接;设有标准温度传感器及标准温度计,标准温度传感器、标准温度计的输出通过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接,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还相接有扫描传输刻录模块。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计量装置的温度智能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标准温度计是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所述模/数转换电路是六位半数量 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热能计量装置的温度智能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PID温度调节电路与加热元件相接;设有标准温度传感器及标准温度计,标准温度传感器、标准温度计的输出通过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接,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还相接有扫描传输刻录模块。具有操作简单,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具有高精确度等优点。文档编号G01K15/00GK201368781SQ20092001203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8日专利技术者孙加胜, 旭 李, 陈兴和 申请人:大连迈克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能计量装置的温度智能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PID温度调节电路与加热元件相接;设有标准温度传感器及标准温度计,标准温度传感器、标准温度计的输出通过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接,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还相接有扫描传输刻录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加胜李旭陈兴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迈克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