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4683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06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3‑氨基‑1‑丙醇作为客体分子,对α‑磷酸锆进行插层处理,得到羟基化插层磷酸锆;通过羟基与环氧基的开环反应,在插层磷酸锆的表面和层间接枝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得到疏水改性剥离态磷酸锆;在疏水改性剥离态磷酸锆、聚偏二氟乙烯体系中添加戊二醛,充分搅拌,刮涂成膜,并浸入酸液清洗,得到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升磷酸锆油水分离性能,又解决其不易分离与回收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凝胶,特别是涉及一种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磷酸锆具有大比表面积以及丰富的多孔结构特性,可用于油水分离领域。但是磷酸锆固有的亲水性特质,导致其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吸收水分,进而显著削弱了其吸油能力。因此,对磷酸锆实施有效的疏水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但遗憾的是,当前的疏水处理手段大多局限于在磷酸锆表面简单包覆疏水物质,这种做法易于引发疏水层的脱落问题;或是尝试将疏水改性剂接枝到磷酸锆的片层表面或边缘,而层间区域则保持未改性的亲水状态。更为关键的是,由于未能实现有效的剥离,磷酸锆巨大的比表面积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磷酸锆粉末的颗粒极其细微,且极易在油水混合物中均匀分散。这种高度分散的状态,使得磷酸锆颗粒难以通过常规的物理方法(例如过滤、沉淀等)实现有效的分离与回收。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磷酸锆在油水分离领域应用中的一大障碍,亟待通过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是将α-磷酸锆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缓慢滴加3-氨基-1-丙醇的水溶液,进行插层反应,抽滤、洗涤、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α-磷酸锆与3-氨基-1-丙醇的质量比为1:(0.7~0.9),3-氨基-1-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12~18mg/m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是将α-磷酸锆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缓慢滴加3-氨基-1-丙醇的水溶液,进行插层反应,抽滤、洗涤、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α-磷酸锆与3-氨基-1-丙醇的质量比为1:(0.7~0.9),3-氨基-1-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12~18mg/m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插层反应是在40~60khz超声波作用下,反应5~7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是将制得的羟基化插层磷酸锆超声分散于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的乙醇溶液,并加入催化剂,进行剥离与疏水改性,抽滤、洗涤、干燥,所述催化剂为甲酸、乙酸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剥离态磷酸锆基疏水改性纳米复合吸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羟基化插层磷酸锆、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及催化剂的用量比为1g:(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凤朱彤万志伟洪一鸣杨嘉勋贾俊豪罗天羽颜小香王玉丰秦余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