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思宇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4659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06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传统方式中作业效率低、扬尘污染严重、设备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包括破袋机构,所述破袋机构的底端内侧设置有运输机构。该运输设备显著简化作业流程,转运前完成破袋,直接将材料投至运输机构,避免二次破袋,大幅提升作业效率。支撑构件调节便捷,摇动摇杆即可联动丝杆,同时控制多个撑杆调节高度,增强设备适应性。开包构件的顶板有效降低扬尘,保障施工环境。锥头设计巧妙,在编织袋重力或手轮驱动下,能可靠撕开包装,锥头沟槽与锋刃进一步提升破袋能力。运输机构移动灵活,油压千斤顶配合复位构件,实现便捷卸料与挡板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运输和投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建筑材料如水泥、沙石等大多采用编织袋包装,这种包装方式在运输过程中虽能起到一定的保护和存储作用,但在实际使用时却带来诸多不便。

2、传统的建筑材料运输方式,在将材料转运到施工地点后,还需人工进行破袋操作,才能将材料倒出使用。这一过程步骤繁杂,不仅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还容易影响整体作业效率。例如,施工现场需要快速使用水泥进行搅拌作业,若破袋和转运环节耗时过长,就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

3、同时,在破袋过程中,由于水泥、沙石等材料的特性,容易产生大量扬尘,对施工环境造成污染,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现有运输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灵活性较差,难以根据施工现场复杂的地形和作业需求进行便捷的转运和卸料操作。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通过破袋机构与运输机构的创新性结合,以及各构件的独特设计,实现了建筑材料运输和破袋的高效一体化,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破袋机构,所述破袋机构的底端内侧设置有运输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侧面后端与位于支架内部后端的短轴杆互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且该短轴杆的侧面开设有与外界摇杆相适配的内六角凹槽,并通过插孔从支架的内部后端贯穿而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包构件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顶部前端和后端均固接有顶板,所述料斗的内部顶端略低于顶板的位置处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两个轴板,且两个轴板之间互相对称,两个所述轴板的顶端均固接有锥头,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破袋机构,所述破袋机构的底端内侧设置有运输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侧面后端与位于支架内部后端的短轴杆互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且该短轴杆的侧面开设有与外界摇杆相适配的内六角凹槽,并通过插孔从支架的内部后端贯穿而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包构件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顶部前端和后端均固接有顶板,所述料斗的内部顶端略低于顶板的位置处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两个轴板,且两个轴板之间互相对称,两个所述轴板的顶端均固接有锥头,所述料斗的侧面顶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齿盘,所述固定架的另一侧前端转动连接有手轮,所述料斗固接在支架的内侧顶端,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支架的侧面顶端,两个所述齿盘的另一侧转动连接在支架的侧面,并与两个轴板的轴心处固定相连,且两个齿盘之间互相啮合,所述手轮与两个齿盘中位于前端的齿盘的侧面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底端开设有排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锥头错位设置在轴板的顶部,且两个锥头之间互相对称,每个所述锥头的侧面均开设有半椭圆形的沟槽,且沟槽的侧壁打磨有锋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材料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姜思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