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成孔过程中桩孔多参量实时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4656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06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桩基成孔过程中桩孔多参量实时采集装置,包括刚性基座,所述刚性基座的外侧面阵列设置有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的下方设置有锤体。该采集装置,通过设置惯性测量单元与微调机构,实现了角度纠偏的自动化和精确化,能够快速响应并完成调整动作,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停机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稳定的角度控制确保了每一个桩孔的质量一致性,降低了质量波动风险,提高了整体施工质量;通过设置检测机构能够精确测量桩孔底部的沉渣厚度,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施工人员可根据实时监测沉渣厚度,及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清孔操作,避免因沉渣过厚导致桩基沉降过大,保证桩基的承载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桩基成孔过程中桩孔多参量实时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1、桩基成孔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建造桩基础,采用特定的方法和设备在地基中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桩孔的过程。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深基础形式,通过桩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深层较坚硬、压缩性较小的土层或岩层上,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2、然而,传统桩基成孔施工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传统方法往往只能针对桩孔的个别参量进行检测,使用简单的测绳测量孔深,用吊锤大致判断垂直度。但对于孔壁的平整度、内部是否存在微小裂缝、沉渣的具体分布和性质等多方面的情况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这种单一的检测手段无法满足对桩孔质量进行精细评估的需求,容易导致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被忽视。

3、而且在成孔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锤体的工作状态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遇到不同硬度的土层、岩石等,导致锤体倾斜或成孔偏差,并且传统施工技术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测和反馈机制,施工人员难以及时了解锤体的实际工作状态和桩孔的实时变化情况,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容易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成孔过程中桩孔多参量实时采集装置,包括刚性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基座(1)的外侧面阵列设置有微调机构(2),所述微调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锤体(3),所述锤体(3)的上端设置有检测机构(4),所述锤体(3)的上端外侧面阵列开设有固定孔,每一个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微型相机(5),每一个所述微型相机(5)的外表面分别包裹有硅胶套,所述锤体(3)呈凸轮状,所述锤体(3)的外表面阵列设置有连接片(6),每一个所述连接片(6)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锤体(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锤体(3)直径小的圆柱外表面对称设置有液压缸(7),每一个所述液压缸(7)的端处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成孔过程中桩孔多参量实时采集装置,包括刚性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基座(1)的外侧面阵列设置有微调机构(2),所述微调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锤体(3),所述锤体(3)的上端设置有检测机构(4),所述锤体(3)的上端外侧面阵列开设有固定孔,每一个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微型相机(5),每一个所述微型相机(5)的外表面分别包裹有硅胶套,所述锤体(3)呈凸轮状,所述锤体(3)的外表面阵列设置有连接片(6),每一个所述连接片(6)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锤体(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锤体(3)直径小的圆柱外表面对称设置有液压缸(7),每一个所述液压缸(7)的端处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锤体(3)的本体设置有孔壁检测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成孔过程中桩孔多参量实时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机构(2)包括阵列设置在所述刚性基座(1)外侧面的液压推杆(21),每一个所述液压推杆(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球铰机构(22),所述锤体(3)直径小的圆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环(23),所述导向环(23)的表面分别贯穿每一个所述连接片(6)的本体,所述球铰机构(22)的一侧通过连接块与所述导向环(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锤体(3)的上端设置有十字轴式万向节(24),所述十字轴式万向节(24)的上端与所述刚性基座(1)的下表面圆心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基成孔过程中桩孔多参量实时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4)包括开设在所述锤体(3)下表面圆心处的圆孔(40),所述圆孔(40)的内壁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碳化钨合金衬套,所述碳化钨合金衬套的内壁阵列设置有限位块(41),所述碳化钨合金衬套的内壁对称设置有滑杆(42),所述滑杆(4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压力声波复合探杆(43),所述压力声波复合探杆(43)的上端设置有双作用气缸(44),所述双作用气缸(44)的活塞杆与所述压力声波复合探杆(4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双作用气缸(44)的缸体与所述碳化钨合金衬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碳化钨合金衬套的内壁开设有对接孔(45),所述对接孔(4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锤体(3)的上端,所述对接孔(45)的上端外围设置有弹簧(46),所述弹簧(46)的表面套接有波纹管,所述弹簧(4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法兰盘,所述弹簧(46)的下端法兰盘与所述锤体(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的上端外表面和下端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弹簧(46)上端法兰盘的内壁和下端法兰盘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双作用气缸(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永兴王远航王红卫王雷亭胡宝春颜涛曹鸿王凯吴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