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硫桥联中心单元的电子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4536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06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硫桥联中心单元的电子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光电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富勒烯受体无法兼具光电性质和制备方法简单的问题。该含硫桥联中心单元的电子受体结构式如式Ⅰ~式Ⅱ所示;其中,X<subgt;1</subgt;、X<subgt;2</subgt;、X<subgt;3</subgt;、X<subgt;4</subgt;、X<subgt;5</subgt;彼此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中的任意一种;Y<subgt;1</subgt;、Y<subgt;2</subgt;彼此独立地选自硫原子、硒原子中的任意一种;R<subgt;1</subgt;、R<subgt;2</subgt;彼此独立地选自C1~C15烷基;R<subgt;3</subgt;、R<subgt;4</subgt;彼此独立地选自氢原子、C1~C15烷基。该方法制备的有机光电材料步骤简单、容易纯化、结构确定,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有机光电材料制备的有机光伏器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材料,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含硫桥联中心单元的电子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技术,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可溶液处理以及机械柔性好等优点。在过去几年中,随着有机光活性层材料的迅速发展、光伏器件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光伏器件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得以迅速提升,目前已实现重大突破,pce超过了20%。其中,高性能非富勒烯受体(nfas)的设计至关重要,但也极具挑战性。活性层中的非富勒烯受体负责捕获低能量光子,可以更好地匹配太阳光谱,也使非富勒烯受体受到“能隙定律”的严格限制。

2、与其他类型的非富勒烯受体相比,高性能y系列非富勒烯受体已形成了更为紧密且有序的三维(3d)分子堆积网络。相邻堆叠分子上的分子振动离域,有助于非富勒烯受体摆脱“能隙定律”的限制,对于近红外(nir)非富勒烯受体而言尤其如此。更令人兴奋的是,如果通过创新性的结构探索进一步提高分子堆积强度和有序性,例如考虑到中心核在决定分子堆积模式和构建三维网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中心单元扩展到二维,有望增强这一有利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硫桥联中心单元的电子受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Ⅰ~式Ⅱ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桥联中心单元的电子受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1)~式(4)所示;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含硫桥联中心单元的电子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和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L/mol计,所述有机溶剂和所述双醛化合物的比例为10~20:1;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硫桥联中心单元的电子受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ⅰ~式ⅱ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桥联中心单元的电子受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1)~式(4)所示;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含硫桥联中心单元的电子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和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l/mol计,所述有机溶剂和所述双醛化合物的比例为10~20:1;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胜刘赛赛许铮姚朝阳万相见李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