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4372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04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型光学膜其包括由上至下的棱镜层、核心层和背涂层,棱镜层以丙烯酸树脂制备,能精确控制光线折射与反射,其特定的结构高度、棱间距和顶角角度,可实现偏振转换与反射增强,提升对比度和亮度。丙烯酸树脂良好的粘附性使其与核心层粘贴牢固,保障结构稳定。背涂层由丙烯酸树脂和PMMA微珠混合涂料均匀涂布而成,通过PMMA微珠改善光学性能,减少眩光,均匀的涂布增强了与核心层的结合力。丙烯酸树脂出色的加工性能便于棱镜层成型和背涂层涂布,利于大规模生产。此外,丙烯酸树脂的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使光学膜能抵御化学侵蚀和环境影响,长期保持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膜,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液晶显示设备轻薄化、高清化的发展趋势,光学膜的发展趋势也将朝向于高亮度化、薄型化、轻量化、高色域化发展,国内外的许多光学膜厂商转向生产薄型化、高亮度化产品。在一般显示器背光源架构中,通常包含扩散膜、棱镜膜、反射偏光膜等组件,其中反射偏光膜又叫核心层,其主要作用为通过背光可以使另一半不能利用的光反射回背光进行重复利用,从而增加显示器的亮度。

2、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层复合膜,其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扩散涂层、核心层、第一胶粘剂层、第一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材层、第二胶粘剂层、棱镜结构、第二pet基材层以及背面涂层。在制作过程中通过胶粘剂进行不同结构层之间的粘合,同时在pet基材层上进行棱镜结构的成型,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背光源亮度。

3、但现有复合膜由于增加了pet基材层和粘合剂层,相较于独立的光学膜增加了厚度,不符合光学膜薄型化的发展趋势。且由于粘合剂层两侧的材料刚性不一致,在裁切过程或者环境测试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光学膜,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棱镜层、核心层和背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层的配方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层中除最下层外的剩余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及其共聚物制备而成,厚度为25μm~3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涂层的厚度为3μm±5μm,背涂雾度为0%~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层的结构高度为20μm ~50μm,所述棱镜层的棱间距大于或等于10μm,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光学膜,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棱镜层、核心层和背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层的配方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层中除最下层外的剩余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及其共聚物制备而成,厚度为25μm~3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涂层的厚度为3μm±5μm,背涂雾度为0%~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层的结构高度为20μm ~50μm,所述棱镜层的棱间距大于或等于10μm,所述棱镜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