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电源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储能电源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对储能电源进行更加精确的充电控制也越来越重要,现有的储能控制系统大多是将市电进行整流生压后,再通过反激回路对储能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反激回路中,变压器的前级多采用桥式电路进行电源控制,后级整流后输出给储能电源,在桥式电路和后级整流电路中,一般都是采用晶体管进行控制,现有的电源控制系统一般将控制芯片的驱动信号直接输出给晶体管,无法有效对驱动信号进行隔离,导致对储能设备的输出电源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对驱动信号进行有效隔离,保证输出电源稳定的储能电源控制系统。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能电源控制系统,包括:前置整流升压模块和稳压电源输出模块,所述前置整流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市电,输出端输出直流高压电源,所述稳压电源输出模块包括全桥驱动电路、电源驱动芯片、主变压器、后级整流电路、第一隔离驱动电路和第二隔离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整流升压模块和稳压电源输出模块,所述前置整流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市电,输出端输出直流高压电源,所述稳压电源输出模块包括全桥驱动电路、电源驱动芯片、主变压器、后级整流电路、第一隔离驱动电路和第二隔离驱动电路,所述全桥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直流高压电源,输出端接所述主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所述主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经所述后级整流电路接储能输出端口,所述第一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电源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端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内MOS管的受控端,所述第二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电源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端接所述后级整流电路内MO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整流升压模块和稳压电源输出模块,所述前置整流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市电,输出端输出直流高压电源,所述稳压电源输出模块包括全桥驱动电路、电源驱动芯片、主变压器、后级整流电路、第一隔离驱动电路和第二隔离驱动电路,所述全桥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直流高压电源,输出端接所述主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所述主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经所述后级整流电路接储能输出端口,所述第一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电源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端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内mos管的受控端,所述第二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电源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端接所述后级整流电路内mos管的受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包括4个mos管,其中,第一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源极接所述主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第二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源极接所述主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第三mos管的漏极接所述主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源极接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第四mos管的漏极接所述主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源极接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隔离变压器、第一推挽电路、第二推挽电路、第三推挽电路和第四推挽电路,所述第一推挽电路和第二推挽电路的输入端分别接所述电源驱动芯片的两个输出端,输出端分别接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第一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经第三推挽电路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以驱动所述第一mos管,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第三绕组经第四推挽电路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以驱动所述第二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一绕组的第二端为同名端,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第三绕组的第二端与第一绕组的第二端为同名端,以在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第一绕组收到所述电源驱动芯片的驱动信号时,在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上,在第三推挽电路和第四推挽电路上产生相反的隔离驱动电压。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申智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矿鑫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