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烷基吡啶盐在防治植物寄生性线虫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4367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04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烷基吡啶盐类化合物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均具有良好的杀线虫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成杀线虫剂的价值。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烷基吡啶盐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寄生性线虫方面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在防治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引起的植物线虫病害。


技术介绍

1、植物寄生性线虫病害作为全世界农业生产中仅次于真菌病害的第二大类病害,严重威胁着农作物的生产,每年均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植物寄生性线虫寄主广泛,且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较强,因此其具有非常大的防控难度。

2、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植物寄生性线虫的主要措施。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传统化学杀线虫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线虫产生耐药性,并会对农作物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研发具有全新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的新型杀线虫剂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3、目前最常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季铵化合物,烷基吡啶溴化物与氯化物作为具有广谱抗菌特性的阳离子季铵盐类有机化合物,其季铵吡啶表面活性剂因其杀菌特性,在制药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对烷基吡啶溴化物和氯化物的杀线虫活性进行了开发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烷基吡啶盐类化合物(其主要包括十二烷基氯化吡啶、十二烷基溴化吡啶、十四烷基氯化吡啶、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单水合物、十六烷基氯化吡啶、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在防治植物寄生性线虫中的新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十二烷基氯化吡啶的分子结构特征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十二烷基溴化吡啶的分子结构特征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十四烷基氯化吡啶的分子结构特征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单水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一种烷基吡啶盐类化合物(其主要包括十二烷基氯化吡啶、十二烷基溴化吡啶、十四烷基氯化吡啶、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单水合物、十六烷基氯化吡啶、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在防治植物寄生性线虫中的新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十二烷基氯化吡啶的分子结构特征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十二烷基溴化吡啶的分子结构特征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十四烷基氯化吡啶的分子结构特征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单水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十六烷基氯化吡啶的分子结构特征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溴代十六烷基吡啶的分子结构特征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十二烷基氯化吡啶在防治植物寄生性线虫: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的用途。

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十二烷基溴化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映前孙雨晨王延泽罗雄飞张智军高桂萍张玥牟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