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颗粒暗场光学成像,具体为使用暗场光学成像探测单颗纳米酶催化活性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纳米酶是一类具有类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既有纳米材料本身的理化性质,又有类似酶的催化功能,兼具天然酶与人工酶的优势于一身。同时,纳米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制备成本低、储存时间长等优点,能有效避免天然酶制备和纯化过程中的复杂性,近年来在生物传感、疾病诊疗以及环境治理等领域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纳米酶的催化活性通常受其尺寸、形貌、表面化学性质等因素影响显著。因此,发展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单颗粒纳米酶催化活性的检测装置和方法,对于深入理解纳米酶的构效关系、优化其性能以及拓展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常用的纳米酶催化活性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荧光法、比色法和电化学法等。这些方法大多基于体系的整体或平均效应,难以实现对单颗粒纳米酶催化活性的精确测量。此外,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对纳米酶进行修饰或标记,样品制备过程繁琐,可能会影响其纳米酶的本征催化活性。
3、光学方法具有非接触、无损伤、高灵敏度等优点,为单颗粒纳米酶催化活
...【技术保护点】
1.使用暗场光学成像探测单颗纳米酶催化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暗场光学成像探测单颗纳米酶催化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芯片(12)为BK7盖玻片,其表面接触角小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暗场光学成像探测单颗纳米酶催化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反应池(11)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暗场光学成像探测单颗纳米酶催化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场聚光器(23)为干式聚光器,其数值孔径为0.80-0.95,显微成像物镜(24)的放大倍数为40,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使用暗场光学成像探测单颗纳米酶催化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暗场光学成像探测单颗纳米酶催化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芯片(12)为bk7盖玻片,其表面接触角小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暗场光学成像探测单颗纳米酶催化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反应池(11)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暗场光学成像探测单颗纳米酶催化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场聚光器(23)为干式聚光器,其数值孔径为0.80-0.95,显微成像物镜(24)的放大倍数为40,数值孔径为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暗场光学成像探测单颗纳米酶催化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场聚光器(23)、传感芯片(12)、显微成像物镜(24)自上而下同向同轴安装,激光经由暗场聚光器(23),使光线以倾斜角度落射至传感芯片(12),待测纳米酶材产生的散射信号依次通过显微成像物镜(24)及图像传感器(32),从而在暗背景上形成明亮图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王亚敏,孙乐,李政卓,高彦辉,蔡鑫龙,李美星,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