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杜氏藻培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杜氏藻培养与收获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1、杜氏藻,作为一种富含营养成分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嗜盐微藻,近年来在生物能源、食品工业、渔业饲料以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的杜氏藻培养方式对杜氏藻进行培养时具有一定的不足。那就是现有装置对杜氏藻进行培养时,若杜氏藻的生长达到收获标准时,人员需要人力收获杜氏藻,因此需要浪费较长的收获时长,收获难度较高,收获效率较低,且在收获过程中,人员需要将收获后的杜氏藻人力转移至其他工位进行后续处理,进一步增加了杜氏藻的处理时长和处理难度,降低了杜氏藻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杜氏藻培养与收获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杜氏藻培养与收获一体化装置,包括培养件和分离件,所述培养件顶部敞开形成用于培养杜氏藻的培养腔,所述分离件顶部敞开形成分离腔,所述分离腔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培养件和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杜氏藻培养与收获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件(1)和分离件(4),所述培养件(1)顶部敞开形成用于培养杜氏藻的培养腔(17),所述分离件(4)顶部敞开形成分离腔(47),所述分离腔(47)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43),所述培养件(1)和分离件(4)之间安装有用于输送水体的回水件(2)和抽水件(3),所述回水件(2)的出水端和抽水件(3)的进水端均与培养腔(17)连通,且回水件(2)的出水端处于抽水件(3)进水端的上方,所述回水件(2)的进水端和抽水件(3)的出水端均与分离腔(47)连通,且回水件(2)的进水端处于滤板(43)的下方,所述抽水件(3)的出水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杜氏藻培养与收获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件(1)和分离件(4),所述培养件(1)顶部敞开形成用于培养杜氏藻的培养腔(17),所述分离件(4)顶部敞开形成分离腔(47),所述分离腔(47)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43),所述培养件(1)和分离件(4)之间安装有用于输送水体的回水件(2)和抽水件(3),所述回水件(2)的出水端和抽水件(3)的进水端均与培养腔(17)连通,且回水件(2)的出水端处于抽水件(3)进水端的上方,所述回水件(2)的进水端和抽水件(3)的出水端均与分离腔(47)连通,且回水件(2)的进水端处于滤板(43)的下方,所述抽水件(3)的出水端处于滤板(4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杜氏藻培养与收获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43)倾斜设置于分离件(4)的一侧,且分离腔(47)内部安装有沿滤板(43)往复移动的刮板(411),所述分离件(4)顶部形成出料槽(42),所述出料槽(42)处于分离腔(47)的一侧,且滤板(43)靠近出料槽(42)一侧的水平高度低于另一侧的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杜氏藻培养与收获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件(4)对称的两侧均安装有用于输出热风的烘干部分,两个所述烘干部分沿刮板(411)移动方向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杜氏藻培养与收获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件(4)包括分离池(41),所述烘干部分包括鼓风机(48),所述鼓风机(48)的出气端与分离池(41)之间固定连接有出气管(49),所述出气管(49)上安装有单向阀(410),且鼓风机(48)内部设置有电热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杜氏藻培养与收获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池(41)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顶板(44),所述出料槽(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帆,宋韡,谢树莲,冯佳,吕俊平,张婷婷,付敖,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