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4223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04 19: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包括:支撑基座;立柱,呈中空状且上下间隔固接有衔接件,衔接件的中部垂直安装有用于消除机床加工时形成的振动的消振机构;排屑机构,包含一组设置在支撑基座两侧的螺旋件,螺旋件贯穿与支撑基座一体成型的安装座;过滤机构,包含上下移动在螺旋件末端的过滤件,金属碎屑掉落至过滤件上时过滤件上下抖动并过滤切削液;刀片安装座,上下移动安装在立柱上;工作平台,前后切左右移动安装在支撑基座上。通过其自身结构的改进以及通过自身消除机床加工或设备移动对其产生的振动,从而确保立柱整体刚性以进一步确保其负载能力,并且可及时快速地进行金属铁屑和切削液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立式加工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立式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1、立式加工中心是带刀库的数控铣床,一种自动加工设备,可实现了批量加工自动化。立式加工中心主要包括用于支撑刀具的立柱、用于支撑工作平台的支撑底座和用于自动清除削铣工件产生的屑末排屑机构。

2、各个结构的安装和使用是相互影响和制约,支撑底座用于安装排屑机构和立柱,立柱需要避开排屑机构安装到排屑机构外侧的支撑底座上,为了确保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导致立柱两侧与支撑底座的接触面较小,这就导致设备的稳定性较差。再者,立柱要承受主轴箱、刀库、电气箱及马达等组件的总重量及自身的重量,如此将导致荷重集中在立柱的两侧壁部位,并且因与支撑底座的接触面小,因而造成立柱的刚性较差,不能承受较重的负载;且在切削工件过程中,主轴箱上下运动时,造成整个设备的振动以及轴向力的不稳定变化,由此导致运动不均,可能导致立柱自身刚性变差。

3、排屑机构是将混有切削液的金属碎屑传送出去,以避免碎屑堆积堵塞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切削液是一种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使用时会混合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振机构(5)包含一体垂直固接在所述衔接件(4)中部的中空筒体(501),所述中空筒体(501)的容纳腔内填充有诸多阻尼粒子(502)或消振材料,所述中空筒体(501)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一体固接有相适配的套筒(503)和套杆(504),且所述套筒(503)内垂直固接有相应的第一弹性件(505),上侧衔接件(4)上的套杆(504)间隙配合穿插在下侧衔接件(4)上的套筒(503)内,且所述套杆(504)的下端面抵接在所述套筒(503)内的第一弹性件(505)上。</p>

3.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振机构(5)包含一体垂直固接在所述衔接件(4)中部的中空筒体(501),所述中空筒体(501)的容纳腔内填充有诸多阻尼粒子(502)或消振材料,所述中空筒体(501)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一体固接有相适配的套筒(503)和套杆(504),且所述套筒(503)内垂直固接有相应的第一弹性件(505),上侧衔接件(4)上的套杆(504)间隙配合穿插在下侧衔接件(4)上的套筒(503)内,且所述套杆(504)的下端面抵接在所述套筒(503)内的第一弹性件(50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振机构(5)包含四个分别安装在所述衔接件(4)中部交叉位置的弧形板(506),所述弧形板(506)延伸覆盖所有的衔接件(4),且其两侧边一体成型固接有安装用侧边板(507)、并通过相应的螺栓与各个衔接件(4)锁紧连接,所述弧形板(506)、衔接件(4)和置于各个衔接件(4)上下两端部的顶封板构成相应的容纳腔并填充诸多阻尼粒子(502)或消振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4)的四个末端部均呈台阶状设置、并嵌装焊接在所述凸沿(3)下方,且其侧边与所述立柱(2)相焊接;所述立柱支撑部(202)的内侧垂直固接有相应的立板(28),且其内侧由上至下间隔一体化固接有相应的凸沿(3),所述凸沿(3)垂直固接在所述立板(2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矩形安装部(201)的四个内侧壁位于上下相邻两个凸沿(3)之间的中部均连接设置有相应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垂直且首尾两端分别固接支撑在相应的上下两个凸沿(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机构包含固定安装在所述分槽(10)内并对应设置在所述过滤件(11)正下方的支撑底座(17),所述支撑底座(17)的上端面向下凹陷设置有至少一个嵌装孔,所述嵌装孔内通过相应的第二弹性件(18)上下移动安装有衔接杆(19),所述衔接杆(19)未连接第二弹性件(18)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过滤件(11)连接;位于中部的嵌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川弘林川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