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运动医学康复用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4080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30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关节运动医学康复用助行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关节运动医学康复用助行器,包括后背板、两个腰部驱动机构、两个膝部驱动机构,所述后背板两侧靠下端处均通过腰部驱动机构铰接设置有大腿连杆,两个所述大腿连杆的下端均通过膝部驱动机构铰接设置有小腿连杆。利用双轴电机提供精准辅助,减轻患者行走时的体力负担,并根据步幅和生命体征智能调整辅助力,结合多种传感器数据进行滤波和融合,使用步态识别算法提供个性化的辅助,适应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实时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自动判断并停止运动,避免意外伤害,驱动机构可调节,支持腿部悬空固定,适应不同患者的伤情和康复阶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关节运动医学康复用助行器


技术介绍

1、医学康复助行器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帮助患有运动功能障碍或残疾的人士恢复行走能力的辅助设备。它们通常用于康复治疗过程中,旨在通过提供支持和稳定性,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其独立行走的能力。这些助行器可以包括简单的手杖、四脚拐杖、助行架、轮椅以及更复杂的电动助行设备等。它们的设计考虑了使用者的身体状况、康复需求和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医学康复助行器不仅在物理康复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在心理上给予患者信心和独立感,是康复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在医学康复助行过程中,传统的做法是患者依赖拐杖进行行走锻炼。然而,这种方法要求患者投入大量的体力,不仅增加了锻炼的难度,还可能因为过度依赖或使用不当而加重伤势。尽管市面上存在一些电动助行设备,比如轮椅等,但这些设备往往设计为类似小车的结构,可能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尤其是那些需要特定辅助来恢复行走能力的患者。此外,这些设备在与患者的步态和运动需求相匹配方面可能不够灵活,因此在提高康复效率方面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节运动医学康复用助行器,包括后背板(3)、两个腰部驱动机构(1)、两个膝部驱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板(3)两侧靠下端处均通过腰部驱动机构(1)铰接设置有大腿连杆(7),两个所述大腿连杆(7)的下端均通过膝部驱动机构(2)铰接设置有小腿连杆(10),两个所述小腿连杆(10)的下端均通过踝部驱动机构(12)铰接设置有触地脚(11),所述后背板(3)的后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控制器(13)和蓄电池(14),所述大腿连杆(7)靠上部和靠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大腿束缚带(6)和下大腿束缚带(8),所述上大腿束缚带(6)内环内部嵌入设置有生命体征检测组(5);>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运动医学康复用助行器,包括后背板(3)、两个腰部驱动机构(1)、两个膝部驱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板(3)两侧靠下端处均通过腰部驱动机构(1)铰接设置有大腿连杆(7),两个所述大腿连杆(7)的下端均通过膝部驱动机构(2)铰接设置有小腿连杆(10),两个所述小腿连杆(10)的下端均通过踝部驱动机构(12)铰接设置有触地脚(11),所述后背板(3)的后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控制器(13)和蓄电池(14),所述大腿连杆(7)靠上部和靠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大腿束缚带(6)和下大腿束缚带(8),所述上大腿束缚带(6)内环内部嵌入设置有生命体征检测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运动医学康复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板(3)两侧靠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腰部束缚带(4),所述腰部双轴电机(103)两个输出端分别与连接侧板(102)和固定侧板(10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侧板(102)的后端与后背板(3)铰接设置,所述下部连接头(105)的下端与大腿连杆(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运动医学康复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连杆(10)中部固定连接有小腿束缚带(9),所述生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冬师国洋钱春生战晓旭张月圆王景强李涵高旭宏苏少华杨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