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4019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30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包括:8字形电感线圈、奇偶模式切换开关、第一数控振荡单元和第二数控振荡单元;第一数控振荡单元和第二数控振荡单元分别连接在8字形电感线圈的两端,构成双核结构;奇偶模式切换开关通过改变8字形电感线圈的奇偶模式,调整8字形电感线圈的电感,以改变数控振荡器产生的谐振信号的频率范围;第一数控振荡单元或第二数控振荡单元,响应于不同的数字控制信号,利用调频精度不同的多个调控模块,调整第一数控振荡单元或第二数控振荡单元中的电容,进而改变数控振荡器产生的谐振信号的频率范围。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调谐范围大且调谐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射频集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


技术介绍

1、随着模拟工艺的进步,相比传统电荷泵锁相环,数字锁相环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以及可编程性。在数字锁相环设计中,数控振荡器(dco)是时钟产生技术的核心电路,其性能直接制约着时钟输出的频率精度。

2、随着cmos工艺进入深亚微米阶段,对于数控振荡器的设计要求也向着单片集成的方向不断发展,在深亚微米下,传统数控振荡器的变容管的线性调频范围明显下降,加剧了振荡器调频的非线性;由于电压裕度的降低,对于振荡器的调谐范围有了更大的限制;最后,在集成度更高的全数控系统中,数字信号无法直接控制数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调频范围大、调频线性高且占用面积小的数控振荡器,以满足不同通信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包括:8字形电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8字形电感线圈、奇偶模式切换开关、第一数控振荡单元和第二数控振荡单元;所述第一数控振荡单元和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单元分别连接在所述8字形电感线圈的两端,构成双核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8字形电感线圈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和电感L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数字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数字控制信号和第二数字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数控振荡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调控模块D1、调控模块D2、调控模块D3,以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8字形电感线圈、奇偶模式切换开关、第一数控振荡单元和第二数控振荡单元;所述第一数控振荡单元和所述第二数控振荡单元分别连接在所述8字形电感线圈的两端,构成双核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8字形电感线圈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和电感l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数字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数字控制信号和第二数字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数控振荡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调控模块d1、调控模块d2、调控模块d3,以及第一负阻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阻电路包括:晶体管mn1、晶体管mn2、电感l6和电容c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频带低噪声双核双模数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数字控制信号包括相位相反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调控模块d1包括:晶体管mn5、晶体管mn6、晶体管mn7、晶体管mn8、晶体管mn9、mom电容cc1和mom电容cc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鹏沈奕翰王春雷丁瑞雪刘术彬朱樟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