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性致动器,尤其涉及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线性致动器包括丝杆、致动单元和伸缩组件,致动单元可选择地输出正转致动扭矩和反转致动扭矩来驱动丝杆正反转,伸缩组件由丝杆驱动而作线性伸缩运动。现有线性致动器通常通常具有自锁功能,以避免致动单元停止运行后丝杆在受负载外力作用时出现转动,导致线性致动器出现失锁现象,现有线性致动器基本采用扭簧抱紧的方式,即在丝杆因受外力出现反转时通过扭簧的抱紧对丝杆的反转产生摩擦阻力,以实现对丝杆的制动,这就会导致致动单元在驱动丝杆反转时需要克服扭簧的抱紧力,由此会出现发热严重、效率降低以及功耗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在致动单元驱动丝杆反转时,可有效减少制动扭簧与传动扭簧座之间的摩擦力,以降低发热和能耗以及提高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动键上设有径向外凸的齿状部,所述齿状部的凸出高度在正转致动扭矩方向上单向递增,使该齿状部上形成在正转致动扭矩方向上逐渐远离内传动环轴心的凸轮面,所述键槽的周向槽壁上设有齿槽,所述齿槽的深度在正转致动扭矩方向上单向递增,所述齿状部啮合于齿槽中并可相对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键在键槽中的相对旋转角度小于等于齿状部在齿槽中的相对旋转角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动键上设有径向外凸的齿状部,所述齿状部的凸出高度在正转致动扭矩方向上单向递增,使该齿状部上形成在正转致动扭矩方向上逐渐远离内传动环轴心的凸轮面,所述键槽的周向槽壁上设有齿槽,所述齿槽的深度在正转致动扭矩方向上单向递增,所述齿状部啮合于齿槽中并可相对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键在键槽中的相对旋转角度小于等于齿状部在齿槽中的相对旋转角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传动环包括外环面和用于容纳所述解锁元件的引导孔,所述齿槽具有面向凸轮面的坡面,所述引导孔自外环面贯通至坡面形成位于外环面的外端口和位于坡面上的内端口,自锁状态下,所述坡面和所述凸轮面周向错位,所述解锁元件受制动扭簧压迫而部分凸出于内端口,所述内传动环受反转致动扭矩驱动相对外传动环旋转过程中通过凸轮面挤压解锁元件,使解锁元件部分凸出于外端口来推动制动扭簧产生径向膨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口和所述内端口的开口宽度被设置为仅允许解锁元件的部分从中通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元件的表面摩擦系数小于外传动环的表面摩擦系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元件与外传动环同步旋转并且能相对外传动环产生自转,所述解锁元件推动制动扭簧径向膨胀时与制动扭簧产生滚动摩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元件为圆柱体或者球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元件在外传动环上轴向延伸,解锁元件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制动扭簧抱紧外传动环部分的轴向长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面和所述解锁元件沿着传动扭簧座周向间隔分布多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鑫,胡韬,杨海宇,李宁,赵杭波,朱帅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